第48章 天地会的邀请(2 / 3)
法门。
他相信,任何心怀血性与良知的汉人,在听到这番慷慨陈词后,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然而,韦小葆的反应再次出乎他的意料。
韦小葆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被这番大义所震撼。
他静静地听着,眼神如同深潭,不起波澜。
待陈近南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理性而平稳:“陈总舵主所言‘民族大义’、‘反清复明’,其心可佩,其志可嘉。”
先给予肯定,随即话锋一转:“然,晚辈有几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想请教总舵主。”
“爵爷请讲。”
陈近南眉头微蹙,感觉这次的招揽,似乎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第一,何为‘正义’?”
韦小葆抛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源于血脉传承(华夷之辨)?还是源于统治是否良善(民生福祉)?若前明末代君王昏聩,民不聊生,而当今朝廷若能革除弊政,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仅仅因为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存在本身是否就构成了绝对的‘不义’?反抗是否依然是唯一且绝对正确的选择?”
陈近南一怔,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他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但韦小葆的问题直指核心,让他一时难以找到无可辩驳的答案。
韦小葆没有等待他的回答,继续问道:“第二,关于‘反清复明’的可行性。
总舵主可知如今大清治下,人口几何?赋税岁入几何?常备军力几何?控制区域几何?而天地会及诸路义军,又能动员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双方实力对比之数据模型如何?成功概率有几成?”
他走到一旁的黑板前,拿起炭笔,快写下一连串符号和数字(虽然陈近南看不懂):“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更是资源与组织的终极较量。
若无详实的数据支撑,严密的战略推演,仅凭一腔热血与道义口号,晚辈以为,此非救国,而是……徒耗民族元气,将更多无辜百姓卷入战火。”
陈近南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韦小葆的问题,冰冷而现实,剥去了理想主义的外衣,直刺天地会一直刻意回避或模糊处理的残酷核心。
“第三,”
韦小葆放下炭笔,目光直视陈近南,“即便‘反清’成功,然后呢?复立一个朱明皇室?如何确保新朝不再重蹈前明覆辙?如何建立一套更有效、更公平、更能保障民生的制度?总舵主与天地会,可曾有过越‘反清’之后的详细建国方略与治理蓝图?”
三个问题,如同三记重锤,敲在陈近南的心头。
他一生致力于反清大业,所思所想皆是如何推翻满清,对于推翻之后如何建设,虽偶有思及,却从未如此系统、如此尖锐地被质问过。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人截然不同的面容:一个沉稳理性,目光如炬;一个心潮起伏,眉头紧锁。
陈近南深吸一口气,缓缓道:“韦爵爷的问题……确实人深省。
然而,夷夏之防,乃天下大义所在,不容混淆。
至于实力对比,事在人为,岂可因敌强我弱便放弃抗争?我辈行事,但求问心无愧,成败利钝,非可逆睹。”
他的回答,带着江湖豪杰的决绝与信念,却也透露出几分在理性分析下的无力感。
韦小葆知道,理念的差异并非一次谈话所能弥合。
他不再追问,只是淡淡道:“总舵主的信念,晚辈了解了。
然,晚辈行事,重理性分析与实证效果。
道不同,不相为谋。
总舵主请回吧。
今夜之事,晚辈只当从未生。”
他做出了送客的姿态,态度明确。
陈近南深深看了韦小葆一眼,眼神复杂。
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绝非可以用简单的民族大义或江湖义气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