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地会的邀请(1 / 3)

加入书签

工部右侍郎的任命,如同在平静的朝堂投下了一块巨石。

一个年仅十余岁的少年,以“奇功”

骤升高位,本就引人侧目,如今更是一跃成为从二品大员,兼领内务府要职,获赐双眼花翎,圣眷之隆,一时无两。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艳羡者,有嫉妒者,有不屑者,亦有暗自揣摩圣意、试图结交者。

韦小葆的新府邸前,一时间车马络绎不绝,拜帖如雪片般飞来。

韦小葆对此早有预料。

他保持着必要的礼节,对各方示好均以“新晋履任,诸事繁杂,容后拜会”

为由,客气而疏离地挡了回去。

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对工部旧档的梳理以及对内务府营造司现状的调研中,同时开始着手规划“格物院”

的雏形。

他深知,在这个位置上,没有实实在在的功绩,仅靠圣眷是站不稳脚跟的。

这夜,月明星稀,积水潭畔的韦府书房内依然亮着灯。

韦小葆正伏案绘制一份关于改良京师沟渠排水系统的初步构想图,试图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优化管道设计与坡度。

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忽然,他握笔的手微微一顿,并未抬头,只是淡淡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阁下既已至,何不现身一叙?梁上君子,非待客之道。”

他乎常人的感官(或者说,是对环境微变化的数据捕捉能力)早已察觉到一丝极细微的、不同于夜风的空气流动,以及一种被刻意收敛、却依旧存在的生物场扰动。

威胁评估:潜入者武功极高,收敛气息能力极强,初步判断非恶意(否则已动袭击),大概率是天地会方面的人,且身份不低。

话音落下,书房内烛火微微摇曳,一道青影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书案前丈许之地。

来人身形挺拔,面容清癯,三绺长须,目光温润中透着洞察世事的沧桑与坚定,虽身着寻常布袍,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

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便仿佛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却又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

韦小葆放下炭笔,抬起头,平静地看向来人,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能如此轻易潜入他这戒备不算松懈的侍郎府邸,且有如此气度者,除了那位名满天下的天地会总舵主,恐怕也难有第二人了。

“深夜冒昧来访,惊扰韦爵爷了。”

陈近南拱手一礼,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敌意,“在下陈近南。”

“陈总舵主大名,如雷贯耳。”

韦小葆起身,还了一礼,语气依旧平淡,既无寻常百姓听到反贼头目时的惊恐,也无江湖中人见到偶像的激动,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不知总舵主深夜驾临,有何指教?”

陈近南对韦小葆的镇定略感讶异,他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少年老成、心思深沉如渊之辈。

他目光扫过书案上那绘满奇怪符号和线条的图纸,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但随即收敛,正色道:“指教不敢当。

陈某此来,是想与爵爷探讨一下,天下大势,与个人之抉择。”

他顿了顿,语气渐渐带上了一丝沉痛与激昂:“韦爵爷身怀经天纬地之奇才,御膳房一事,已显峥嵘。

然,明珠投暗,栖身鞑廷,为虎作伥,岂不可惜?满清窃据中原,剃易服,屠戮我汉家儿女,此乃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我天地会秉承民族大义,以‘反清复明’为己任,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观爵爷并非庸碌之辈,何不弃暗投明,与我等共举义旗,光复汉室江山,留名青史?岂不远胜于在这鞑子朝廷中,做些修修补补的差事,空耗才华?”

陈近南的话语,带着强烈的感染力和不容置疑的道义高度,这是他多年来招揽豪杰、凝聚人心的不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