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石磨古村与转动的光阴(3 / 5)

加入书签

艾琳娜知道,这里的石磨不会再轻易卡壳了,岁魂的苏醒与村民们的坚守,会让石磨村永远转动着安稳的光阴,就像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坚持,无论时代如何追求速度,

只要有人愿意慢下来,用心去打磨,去体会,就总能在转动的石磨间,磨出属于自己的细腻生活,让每一个日子,都像刚磨出的面粉一样,纯净、踏实,带着光阴最本真的味道。

下一站会是哪里?或许是沉淀岁月的山谷,或许是孕育收获的河畔,又或许,是某个正在学会慢下来的角落。

但无论去哪里,他们都带着石磨村的启示:真正的光阴,从不是飞逝的匆忙,是在日复一日的转动中,沉淀出生活的滋味,是既懂得顺应自然的节奏,

也愿意为一份纯粹付出耐心,就像岁魂的守护,不是让时光停滞不前,是让每个转动石磨的人都相信,

只要心够稳,手够勤,哪怕是最平凡的麦粒,也能在时光里磨出最动人的芬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

离开竹编回廊,顺着缠绕着老藤的山道向西南行走三十七天,队伍在一个飘着欢声笑语的山寨前停了下来。

山寨的晒谷场上,十几个身着彩衣的男女正围着藤球跳跃,藤球是用山间的“韧藤”编织而成的,球面上缠着五彩的布条,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孩子们追着藤球奔跑,银铃般的笑声惊起树梢的飞鸟,寨民们的吆喝声、藤球落地的“砰砰”声,混着远处瀑布的轰鸣,像首热烈的歌。

当地的老寨首藤伯说,这是“藤球寨”,寨里的藤球藏着“欢魂”,能传递快乐的情绪——心烦时踢一场球,忧愁会随汗水蒸发;

争执时共玩一局,矛盾能在欢笑中化解,据说五十年前有两个积怨的家族,因一场藤球比赛冰释前嫌,那只“和解球”至今还挂在寨中心的鼓楼里。

可这半年来,藤球变得越来越僵硬,有的踢两下就散了线,连最耐用的“同心球”都失去了弹性——本该能在竹篾网上弹起三次的球,现在一次就落地,像泄了气的皮囊。

住在鼓楼旁的老编球匠藤婆婆,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韧藤修补一只开裂的藤球,藤条在她指间打了个死结,她对着松散的线头叹气:

“以前这藤球在手里会喘气,踢起来能飞过屋顶,孩子们抱着它睡觉都笑出声。

现在倒好,藤条脆得像干柴,昨天给邻寨的节庆赛送球,刚开踢就散了架,寨老们还以为我们故意使坏,唉。”

艾琳娜走到鼓楼前,取下那只“和解球”。

球面的韧藤布满细小的断茬,像被虫蛀过,她轻轻拍打球体,藤球发出沉闷的响声,连面前的草叶都没晃动。

她翻转藤球,发现球心的填充草被些灰褐色的絮状物取代了,絮状物带着股霉味,与寨外堆积的废弃塑料网相似。

“不是手艺糙了,是‘欢魂被闷住了’。”她指着寨口堆放的橡胶球,五颜六色的球体闪着塑料的光泽,

“这些‘速造球’是外来的商贩带来的,他们觉得编藤球‘费功夫’,用机器压制橡胶球,还把废弃的塑料网扔进藤林,污染了韧藤的生长环境,

欢魂靠的是韧藤的弹性与寨民的笑声滋养,被塑料的‘死气’一闷,就像被捂住了嘴,自然弹不起来,更传不出快乐的欢语。”

小托姆捡起一只掉落的藤球碎片。碎片上的藤条没有按照传统技法相互勾连,反而用胶水粘在一起,胶水已经硬化,把藤条黏成了硬块。

“这根本不是用心编的!”他想起在竹编回廊见过的同心篾,

“真正的韧藤要‘七绕八缠’,球心要用香草填充,这碎片里的塑料絮,是有人图省事塞进去的,编球的人肯定没试过球的弹性!”

藤伯背着藤筐,带众人往山寨后方的“韧藤谷”走。

谷里的韧藤顺着岩壁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