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萤火原野与未凉的思念(2 / 4)

加入书签

着“我很好,别牵挂”

还有无数模糊的身影,在光带中与地面的人影对视,没有言语,却像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拥抱。

“不是她怨你,是你总自责没陪她最后一程,”

艾琳娜轻声对老槐伯说,“你看,她拼出的毛衣,领口比以前宽了些,是记着你晚年脖子怕冷呢。”

老人望着光带里的图案,浑浊的眼睛泛起泪光,颤抖着说:“是她……她总嫌我脖子短,织毛衣时特意放宽半寸……”

萤火虫的光芒越来越亮,古槐的树洞里飞出最后一批小虫,它们在夜空中组成巨大的“念”

字,久久不散,像在告诉所有人:

思念从不是负担,是故人与生者之间,最温柔的羁绊。

离开萤火原野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萤火虫渐渐隐入草丛,只留下叶片上闪烁的光点,像未干的泪痕。

老槐伯送给每个人一个萤火虫形状的琉璃灯:“这灯能收集思念的光,以后想谁了,就对着它说说话,光越亮,说明对方也在想你,生死隔不断的。”

小托姆的日志本上,画下了黯淡的萤火和明亮的光带,旁边写着:“思念的平衡不是只有悲伤,是知道对方希望你好好活着,却也不必强迫自己遗忘,像萤火虫的光,既要有怀念的温柔,也要有前行的明亮。

就像这原野,光带会变,思念却一直在,因为真正的告别,从不是忘记,是把对方的爱,变成自己好好生活的力量。”

他把琉璃灯的碎片夹进本子,碎片在晨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永不熄灭的思念。

回望萤火原野,古槐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树洞里的木牌在风中轻轻晃动,像无数双挥动的手。

艾琳娜知道,这里的光带不会再模糊了,念母槐的守护与萤火虫的执着,会让每份思念都得到温柔的回应,就像那些藏在心底的牵挂,

无论岁月流逝多久,只要不曾被刻意遗忘,就总能在某个夜晚,化作最亮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下一站会是哪里?或许是承载回忆的山谷,或许是见证告别的河畔,又或许,是某个正在学会与思念共处的角落。

但无论去哪里,他们都带着萤火原野的启示:

思念的真谛不是沉湎过去,是带着逝者的期盼,认真地活好当下,就像萤火虫的光,微弱却执着,因为知道,那些爱你的人,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只是化作了星光,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继续守护着你。

离开萤火原野,沿着蜿蜒的山道向北行走二十八天,队伍在一个被麦田环绕的村落前停了下来。

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房前屋后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磨,有的磨盘上还沾着新鲜的麦麸,转动时出“吱呀”

的声响,像时光在轻轻哼唱。

村民们推着石磨磨面、碾米、榨油,石磨转动的节奏与炊烟升起的度完美契合,整个村子都浸在谷物的清香里。

当地的货郎石叔说,这是“石磨村”

,村里的石磨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时光磨”

磨出的食物带着岁月的味道,老人吃了强身,孩子吃了伶俐,连外来的旅人尝一口,都能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馒头香。

可这半年来,石磨的转动越来越慢,磨出的面粉也失去了往日的清香,带着股生涩的味道。

村里最老的磨倌石爷爷,正坐在村口的百年石磨前,手里拿着块油布擦拭磨盘,布满老茧的手指在磨齿间轻轻摩挲,眼神里满是惋惜:

“以前这石磨转起来带风,磨十斤麦能出八斤粉,蒸出的馒头白得像云朵。

现在倒好,磨盘像被冻住了似的,使劲推才转半圈,磨出的粉糙得扎喉咙,上个月给城里酒楼送的面粉,还被退了回来,说不如机器磨的细。”

艾琳娜走到百年石磨前,伸手触摸磨盘。

磨盘的温度比寻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