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次头脑风暴(1 / 3)
杨明宇正式起航的命令引爆了阶梯教室里积蓄已久的热情。
原本还算整齐的座位被瞬间打乱,整个空间被迅分割成了四个风格迥异热火朝天的作战指挥部。
杨明宇没有介入,他抱着双臂好整以暇地靠在门框边,像一个审视着自己作品的导演,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片由他一手导演的“有组织的混乱”
。
黑板的左侧区域,很快就被“数字文心”
组占领。
林天几乎是抢过一支粉笔,完全进入了“程序员”
状态。
他无视了粉笔灰染白了袖口,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画起了复杂的程序框架图和数据逻辑关系图。
“看这里,”
他指着一个方框,对身边的王昊和李磊说,语快得像在扫射,“这是主数据库,存放《全唐诗》的全部文本。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索引对每个字进行编码。
然后,这里是算法模块,我打算用‘tf-idf’算法来计算关键词权重,这样匹配‘灵魂共鸣器’的结果会更精准……”
王昊和李磊听得云里雾里,那些陌生的英文缩写和箭头符号,在他们看来和天书无异。
“停,停一下,林大神!”
王昊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这个务实的富二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最核心的问题,“你说的这些,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我懂一件事——你要做数据分析,你先得有‘数据’吧?你那个什么《全唐诗》的‘主数据库’从哪来?天上掉下来吗?”
林天在黑板上飞舞的手猛地一顿,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凝固了。
这是一个极其现实,也极其致命的问题。
在2oo3年,互联网远不如后世达,要找到一份经过校对格式规整没有错漏的《全唐诗》纯电子文本,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网上流传的版本,大多是爱好者手打的,错字、乱码、格式混乱,根本无法直接用于程序分析。
“我……我可以在网上找找……”
林天的底气明显不足了。
“网上找的那些,你敢用吗?一个错字,可能就导致你整个词频分析都跑偏了。”
王昊毫不留情地指出现实,“没有可靠的数据源,你画的这些东西,就是空中楼阁。
我的‘市场分析报告’,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刚刚还意气风的林天,此刻像被戳破的气球,蔫了下来。
他第一次现,再牛的技术,也会被最基础的“原材料”
问题给卡住。
一直沉默的李磊,这时默默地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
他抬起头,对两个组员说:“我想到两个办法。
第一,市图书馆的资料库里,可能有学术用的光盘版资料,我们可以去问问。
第二,我们市大学的中文系肯定有这方面的专家和资源,我可以去打听一下有没有门路。
死办法是我们自己对照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和校对。”
李磊的话,给陷入僵局的小组带来了转机。
林天看着这个平时不起眼的班长眼神里多了一丝佩服。
王昊也点点头:“行,兵分两路。
李磊负责找资源,我去找我爸,看他能不能通过关系问到出版社。
林天,”
他拍了拍林天的肩膀,“数据源的问题我们来解决。
你的任务就是先把你的‘空中楼告’设计得完美无缺,别等米下锅了你连锅都还没造好!”
林天重重地点头,重新拿起粉笔,眼神再次变得锐利。
一个看似纯技术的难题在团队的协作下迅转化成了一个可执行的多线任务。
教室的后方空地,则成了“沙场兵魂”
组的“演武场”
。
张伟完全沉浸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