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如履薄冰的进退二(2 / 4)

加入书签

了就是收益和风险的博弈。

实不相瞒,现在地方财政普遍吃紧,有些地方更是债台高筑。

就算酆总擅长人事布局,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财政要是真挤不出钱来,垫资的风险可就悬了。

别说什么直达资金,就连国家直补的款项,被挪用的例子还少吗?这点你们可曾考量过?”

他笑了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这些早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我们准备为政府搭建一个融资平台,帮助政府融资,包括贷款和债。

现在地方政府可量化的抵、质押资产太少,我们可以挥专长帮政府借债,前提是融来的钱优先还我们垫资的钱。”

我接过话头:"

这逻辑看似闭环,工程甲乙双方的利益都被你们两面通吃。

但一个平台同时操盘两方业务,若不做风险隔离,一旦出现问题"

他朗声大笑:"

当然不会放在同一个平台运作。

给工程承揽方的垫资平台只是总体框架,我们会在各个县单独注册公司,将风险切割开来,避免连锁反应。

"

此时我已明晰他们的布局——这是要构建章鱼式的公司架构,哪个县域公司出现风险,平台便能迅切割,实现断臂求生。

资本的嗜血与贪婪在这群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维持"

可用"

的价值,我不便再推诿,遂道:"

既已思虑周全,我自当尽己所能、全力以赴。

"

何志斌闻言展颜:"

酆总果然慧眼,关县长确实比那些唯利是图的贪官通透得多。

具体事务您不必劳心,待需要您出面时,我们自会联络。

"

我颔示意,权当让何志斌回去能向岳明远有所交代。

接下来,我的头等大事便是筹备省政协考察团的接待工作。

此次沈鹤序一行将考察市沿江高新区与我们经济开区,不过我心里清楚,考察的核心重点实则在我们开区。

为此,县委专门召开两次会议,就接待流程展开讨论。

鉴于我担任管委会主任一职,会议决定考察团在开区考察期间,具体的介绍讲解工作由我负责。

沈鹤序一行抵达开区后,我陪同他们先前往迅集团调研。

在生产线上,他认真听取了林蕈关于企业生产运营的介绍,还详细询问了公司上市筹备情况。

他听得专注,不时与陪同的匡铁英、佟亚洲交流几句。

忽然,他转身微笑着问我:"

小关县长,听说你为这家企业的展费了不少心血。

你说说看,这类民营企业的展经验,可复制性高吗?"

匡铁英、佟亚洲及一众陪同人员纷纷将目光投向我,似在等待我做肯定的答复。

但我的回答让他们感到意外:"

沈主席,实话实说,不仅可复制性不高,基本可以说没有可能。

"

沈鹤序微怔:"

哦?为何?但说无妨,我们就是来听真话的。

"

我直言:"

林总创建这家企业时已是非常成功的商人,手握雄厚资金,这是她成功的先决条件。

开区内其他实现爆式增长的企业,也大多有一定基础。

但创业型企业,尤其是初创小微企业,很多难逃夭折的命运,核心原因就是资金匮乏——银行贷不到款,民间借贷成本又太高。

"

沈鹤序若有所思地点头,追问:"

政府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吗?"

我答道:"

政策自然有,这几年匡书记和佟县长十分重视初创企业,想尽办法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

说话间,我用余光扫向匡、佟二人,见他们面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