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尘封的历史(1 / 2)
“给你一个小时,里面的资料随便翻阅,哪里拿的就放到哪里,不要随便乱动位置。”说完,轩辕旭转身离开了这空荡的房间。
一时间,这座不为人知的档案室只剩下李鸿彬自己在里面,没有一点嘈杂的声音,就连李鸿彬的呼吸声,都变得格外的缓慢,仿佛只要在大声一点,就会惊扰到里面沉睡的历史一样。
‘归墟’档案室内。
李鸿彬翻开泛黄的档案,首先拿着之前轩辕旭看着的那叠照片,看完一张又一张,当看到最后几张时,指尖接触到照片上凝结的暗褐色血斑,李鸿彬心脏猛然抽搐。
照片里还是轩辕旭和他的几名队员,只不过不再是阳光般的温暖笑容,而是血迹斑斑,拍摄角度歪曲,好像是相机掉在地上无意拍到的一般,在他们的身后,一些扭曲的藤蔓正诡异地蠕动着。
那是李鸿彬从未见过的‘生物’,或许已经不能用‘生物’二字形容,它簇拥在地上,庞大的体型像一座小房屋一般,浑身都是长度不一的触须般的藤蔓,一些触须的尖端还渗流着血液,应该就是轩辕旭他们小队被攻击后留下的。
李鸿彬翻看着这里面的资料,一张又一张,后背的衣服不知何时已经被冷汗打湿,额头也留下了冷汗,‘滴答’一声,汗珠顺着李鸿彬的脸颊留下,落在地上的声音在李鸿彬耳中却如同轰鸣声一般。
“这就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生物吗?他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李鸿彬小声的嘀咕着。
国安局地下七层,“归墟”档案库的死寂被纸张翻动的微弱沙沙声打破。李鸿彬独自站在轩辕旭曾面对的档案柜前,头顶惨白的灯光如同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将他与周遭堆积如山的尘封卷宗一同笼罩。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朽木的味道,混合着消毒水也掩盖不住的、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铁锈气息——那是经年累月渗入档案柜深处的血与绝望的味道。
只留下李鸿彬一个人,还有轩辕旭被痛苦彻底封闭的背影,以及这片无声的‘战场遗迹’。
李鸿彬深吸一口气,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打开了一个标注为“龙渊-绝密案件”的档案袋,从里面拿出一份资料,上面是关于滇省牢哀山事件——‘归墟行动’的厚重黑色档案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打印于三十五年前的内部调查报告,标题触目惊心:“关于1987年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核心区‘黑水潭’区域科考队集体失踪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
同时报告附件中几张褪色严重的彩色照片,拍自失踪科考队的营地帐篷内部。
照片显示帐篷内物品凌乱但无明显打斗痕迹,几本摊开的野外记录本上,最后几页的字迹却陡然变得狂乱扭曲,力透纸背,反复涂写着几个难以辨识的词汇,像是极度惊恐下的产物。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对准了帐篷帆布的一角...
那里沾着一小片粘稠、透着诡异幽绿的污渍,即使隔着三十多年的时光和劣质打印效果,依然能感受到那东西散发出的令人不安的质感。报告结论栏只有冰冷的八个字:“原因不明,建议封存”。
而这仅仅是序幕。李鸿彬翻过这叠报告,下面是一份标注着更高密级的“归墟行动Ⅱ”。
执行日期:新历2016年5月15日,行动指挥:轩辕旭(代号‘烛龙,’)。任务目标:深入哀牢山黑水潭区域,确认并评估1987年科考队失踪事件,发现牢哀山深处未知遗留的异常生物污染源(代号‘影噬菌’),必要时予以清除或永久封存。
行动计划写得极其专业、冷静,配备了当时最尖端的防护装备和生物采样设备清单,甚至列出了针对‘类菌丝状高活性未知生物质’的多种高温、强酸、强辐射消杀预案。
可就算是做好了万全之策,也造成了几乎全军覆没的结果,在李鸿彬看来这份理性的计划书与后续的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