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梁上筐里的响动(2 / 2)

加入书签

瓮,半天说不出话。周丫赶紧舀了勺陈酒,兑了点温水递过去,他喝了两口,才喘过气:“老刘头当年……就怕化冻,总说酒是活物,冻着醒着都怕潮……”

那天傍晚,邻镇老汉来了,背着个铺盖卷。“俺爹没了,”他把铺盖往灶边放,眼睛红得像兔子,“他说死也要死在酒坊边上,闻着这味走。”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打开是块发黑的麦饼,“这是俺爹当年跟老刘头学烤的,说配酒最好。”

周丫把麦饼掰碎了,撒在新瓮的布套上,麦香混着酒香漫开来。她忽然发现,灶壁的酒票上,那圈褐色的印子又大了圈,把老汉带来的麦饼碎屑都圈了进去。

清明前,酒坊的槐花开了,落得满地白。周丫在灶膛边搭了个小台子,把旧瓮放上去,新瓮埋在灶膛深处,布套换成了新晒的麦壳。

老汉的儿子来搬他爹的铺盖,却在灶边愣住了——旧瓮的木牌上,落了只蝴蝶,是巧儿编的高粱秆蝴蝶,翅膀被灶烟熏成了黄褐色,正好停在“刘记”的“记”字上。“像俺爹说的,”他摸着木牌,“师父总爱在酒瓮边插只蝴蝶,说蝴蝶能引着酒香飞。”

赵铁柱往灶里添了把槐花瓣,火苗带着点紫色,酒气里飘着花香。“新瓮能开了,”他舀出点新酒,酒液里漂着片槐花瓣,“尝尝?”

张大爷喝了口,咂咂嘴:“比旧酒多了点甜,是槐花的味。”他指着灶壁,酒票上的树轮印已经很浓了,把新旧字迹、高粱叶、麦饼屑全裹在里面,像个圆乎乎的月亮。

周丫把新写的酒票贴在旁边,这次没涂面糊,用的是融化的蜂蜡——她看见老刘头的旧票边角,有层亮亮的东西,刮下来尝了尝,是蜂蜡的甜味。“这样不怕潮,”她笑着说,蜡油顺着票边往下流,在灶壁上画了个小箭头,指向旧票。

傍晚收工时,狗蛋发现灶膛深处的新瓮在动,他扒开麦壳一看,布套破了个洞,一群蚂蚁正从洞里钻进去。“它们真来喝酒了!”他要去赶,被赵铁柱拦住。

“让它们去,”赵铁柱望着灶壁的酒票,烟从票边飘过,像只手在轻轻抚摸,“老刘头和老汉都在这儿呢,多些活物热闹。”

灶烟袅袅地升起来,缠着槐花往上飘,把灶壁的酒票染得更深了。周丫仿佛看见,老刘头的指痕和老汉儿子的指痕在印子里慢慢重合,那些新旧的故事,就像这酒一样,在灶火里熬着,熬成了岁月的味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