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文化交融促发展(1 / 2)

加入书签

3月22日清晨,红星木雕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大学的苏联文化专家林教授。村子里洋溢着一股热烈而期待的氛围,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村委会,准备聆听林教授对苏联民间文化的讲解。

“柱子哥,林教授啥时候到啊?俺们都等不及了。”二狗子搓着双手,眼中满是急切。

“快了,应该就这一会儿。大伙都准备好本子和笔,一会儿认真听,有啥问题都可以问。”赵铁柱一边安排着,一边不时望向村口的方向。

不多时,一辆吉普车缓缓驶入村子,停在了村委会门口。林教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朴素的中山装,从车上走了下来。

“欢迎林教授!您能来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赵铁柱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林教授的手。

“赵同志客气了,能为传承和交流文化出份力,是我的荣幸。”林教授微笑着回应。

上午,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林教授开始了他的讲解。墙上挂着一幅幅苏联民间故事的插画,桌上摆放着从苏联带回来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

“大家看,这幅插画描绘的是俄罗斯着名的民间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苏联家喻户晓,它反映了人性的贪婪与善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林教授指着插画,详细地讲述着故事的背景和寓意。

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张兴国老师傅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提出一些关于故事中人物形象刻画的问题。

“林教授,在木雕中表现这个故事,人物的神态和服饰应该怎样处理,才能更贴合苏联文化呢?”张兴国老师傅问道。

林教授思考片刻后回答:“苏联人的服饰风格独特,像渔夫可以穿着厚实的粗布衣服,体现劳动人民的质朴。而金鱼则可以用一些灵动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它的神奇。在神态上,渔夫的表情要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从开始的善良到后来的贪婪,都要细腻地展现出来。”

中午,村民们与林教授围坐在一起吃午饭,继续着上午的讨论。

“林教授,您说像《伊凡王子与火鸟》这样的故事,在木雕设计上,怎样把中国和苏联的元素更好地融合呢?”三顺子一边扒拉着饭,一边问道。

林教授笑着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融入到火鸟的羽毛中,既体现中国文化的祥瑞之意,又能让火鸟的形象更具奇幻色彩。而伊凡王子的形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木雕中英雄人物的雕刻手法,突出他的勇敢和坚毅。”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灵感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一位年轻的木雕艺人说道:“我觉得还可以在木雕的底座上,用中国的书法刻上这个故事的简要内容,让苏联朋友在欣赏木雕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书法艺术。”

“这个想法好啊!”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下午,林教授来到工坊,亲自指导木雕艺人对苏联民间故事进行初步的木雕创作尝试。

二狗子拿起一块速生杨木,准备雕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渔夫形象。林教授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他。

“下刀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渔夫手部的粗糙感,线条可以粗犷一些。还有脸部的表情,要刻画出渔夫最初的淳朴和善良。”林教授说道。

二狗子按照林教授的指导,认真地雕刻着。虽然手法还有些生疏,但每一刀都倾注着他的努力。

另一边,张兴国老师傅则在雕刻《伊凡王子与火鸟》的草图上进行精细修改。林教授走过去,看着草图说道:“张师傅,您这构图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在火鸟的周围,用一些浅浮雕的手法表现出火焰的形状,可能会让整个作品更具动感。”

张兴国老师傅听了,连连点头,“林教授,您这建议太到位了。俺这就改改。”

傍晚,经过一下午的努力,一些初步的木雕作品已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