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少年包青天二63(3 / 4)
卞谋延抬头:“民为邦本,国之存亡系于民心。若百姓流离、民不聊生,民心必乱;民心一乱,变故自生,届时大宋江山危在旦夕啊!望皇上三思!”
“皇上,臣弟恳请陛下以万民之福为本,切不可轻动兵灾!”襄阳王随之出列,“卞太尉所言句句在理。”
“臣丁谓,忝任兵部尚书,不敢尸位素餐。”兵部尚书丁谓亦叩请,“今日亦冒死谏言,望圣上体恤黎民疾苦,勿要冒险进兵——如此,百姓幸甚,大宋幸甚!”
“臣等伏请皇上,接纳卞太尉、襄阳王、丁尚书之议!”刹那间,殿中群臣纷纷伏地齐声恳请,将主和之声推至顶点。
皇上与三廉王对视一眼,满耳皆是“主和”之音,胸中憋闷如堵巨石。
皇上龙颜含怒:“朕月前令兵屯边,彼时众卿多赞和议之策;为何今日态度陡变,竟要逼朕退兵?莫非是要叫天下人耻笑朕,是个畏敌怯战的懦夫?”
“皇上息怒!”群臣连忙叩首,不敢抬头。
恰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手捧急奏,躬腰疾步闯入殿中,打破了这凝滞的气氛——是年黄河溃决,河北东路商胡、横陇两处堤岸崩毁,死伤无数,灾民已逾十万之众。
“太原府急报!”丁谓接过奏疏:“横陇、商胡一带灾情酷烈,尸横遍野,疫症已然肆虐,且正往邻近州县扩散!”
卞谋延沉声回禀:“老臣此前已闻,逍遥侯李莲花与其夫人已研制出治疫药方,现已传令太原等地官员全力配合,同时开仓赈灾,并调河北西路、永兴军路大米六百万担,星夜运往灾区。”
“做得好。”帝王神色稍缓,话锋却陡然一转:“只是卞老爱卿,河北东路年年水患,朝廷数年前便已拨款修堤筑坝,为何此番仍酿成这般惨祸?”
“皇上,恕臣直言——皇上此言差矣。”三廉王忽然开口,语气凝重。
皇上微怔:“哦?”
“此非天灾,实乃人祸!”
短短六字,如惊雷炸响,群臣闻声神色各异,或惊愕、或惶然、或暗自敛眉。
“堤坝崩毁当日,臣便传诘太原府尹彻查。”三廉王语气冷硬,字字清晰,“查得其中牵扯多名官员玩忽职守——大坝之所以不堪一击,根本缘由,是修筑之时偷工减料,致使堤坝形同虚设!”
“三廉王何出此言?”皇上的声音沉冷。
“是有人借修堤之名贪污受贿、上下其手!”廉王目光扫过殿中诸臣:“只是这些贪官污吏万万没料到,这十年不遇的大水,竟会在他们任上骤然而至!”
“依卿所言,今年这场大水,反倒冲露出一桩贪污巨案?”
“正是!”
“哼!”皇上重重一声冷哼,语气里满是震怒,“天灾杀人千千,人祸却能杀人万万——天灾无情,朕尚可宽宥;
人祸为虐,断不可恕!此等蛀虫,朕必严惩不贷!传吏部侍郎——!”
“臣周存,叩见皇上!”吏部侍郎周存伏地听旨。
“朕命你全权彻查此次修堤贪污一案!”皇上的声音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卿务必替朕将这溃堤元凶、所有牵涉之人,一一揪出,绝不姑息!”
……
待疫情控制住后,月瑶和李莲花回了庐州城的小院,院角种着月瑶喜欢的紫萝兰,檐下挂着李莲花编的草帘。
等安顿好,便约了包拯、公孙策与展昭等熟人小聚。
小院里支起矮桌,李莲花温了自酿的梅子酒,公孙策带来了雨前龙井,展昭则拎着刚从城外山涧打来的鲜鱼,几人说说笑笑间,却唯独少了个熟悉的身影——楚楚。
月瑶夹菜的手顿了顿,随口问起,席间的热闹便淡了几分。
包拯抓了抓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前阵子不知怎的,她突然就走了,屋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却没留下只字片语,派人去她家乡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