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少年包青天61(1 / 3)

加入书签

众人折返屋内,展开那幅皮日休书法字画,依“十、十四、十八”三个数字找到相对应着的,最终得出“千波殿”三个字。

“千波殿?是什么地方?”公孙策问道。

“是皇宫内一处殿宇的名字,”月瑶抬眸看向李莲花:“不如去看看?”

李莲花颔首,与月瑶、包拯、公孙策一同往皇宫而去。

但进宫后沿途问及宫女太监“千波殿”的位置时,对方要么摇头说“从未听过”,要么脸色骤变,匆匆躬身避开。

包拯见状,眸色一沉:“看来这千波殿竟是宫中禁忌。”

月瑶、李莲花与公孙策相视一眼,也想到了事情的不简单。

几人无奈,只得寻了僻静处拦下几名宫女太监,稍作威胁施压。

那小太监嗫嚅着开口:“宫里人都知道,提‘千波殿’是天大的忌讳……”

旁边的宫女跟着补充:“那本是座冷宫,里头囚着的是先皇的李妃娘娘。”

“李妃?她为何会被囚在那里?”包拯追问。

话音刚落,几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是犯了宫规,触怒了先皇……”

“不是宫规!是她对先皇不忠,外头有相好的……”

“我听老人说,她当年怀了孩子,可后来孩子没了,有人猜那根本不是先帝的种……”

“不对不对!是说李妃是妖怪——她当年生下来的根本不是孩子,是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这传闻在宫里传了好些年了……”

“狸猫?怎么可能?”包拯不信。

“可宫里都这么传……”小太监缩了缩脖子,又补了一句,“不过也有别的说法,说李妃是疯了,先帝才把她关起来的。”

“还有人说,是她当年非要跟皇后作对,暗地里想害皇后娘娘——当年的皇后,就是如今的太后啊……”

一旁的月瑶听到“狸猫”二字时,心头猛地一震——想起来了,这不正是“狸猫换太子”的案子嘛!

她暗自想着:好像是当年先皇的刘妃与李妃同时有孕,先帝曾言,谁先诞下皇子,便册封那人为后,那孩子就是未来太子。

后来李妃先临盆,诞下的却是一只血淋淋的狸猫;刘妃则顺利生下皇子,最后不仅被封为后,她的孩子也成了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

几人辗转寻至千秋阁,求见掌管宫廷典籍的史官王康。可王康一见包拯等人,脸色当即冷了下来,直言不愿相助。

公孙策在一旁低声提醒:“此人与崔明冲是同科榜眼,二人私交甚笃,他素来敬佩崔明冲的才学。先前开封府一案,他心里本就对我们存着芥蒂。”

包拯上前一步,语气恳切:“王大人,包拯今日是奉旨查案,特来查阅先皇在位时的史书,还望大人指点一二。”

王康却嗤笑一声,转身就要走:“这些典籍都在架上,包大人自己找便是。”

“王大人!”包拯沉声道,抬手亮出御赐金牌,“包拯奉皇上之命查案,若大人拒不协助,便是抗旨。”

“金牌?”王康回头,语气带着几分讥讽,“倒真是威风,莫说查案,凭这牌子,包大人便是杀了人怕也不用偿命吧?”

话虽刻薄,但他还是转身从架上抽了几本册子,丢到包拯手中,“行了,包大人自便。”

包拯几人也不计较他的态度,当即翻开典籍细查,月瑶则在一旁,反复梳理“狸猫换太子”思索其中可能找到的线索。

不多时,公孙策指着一行字道:“找到了!上面只写‘李妃囚于千波殿,终身不得出’。”

“就这一句?”包拯凑过去看,“前因后果半个字不提,这也太蹊跷了。”

“关于这件事,我倒听过一些传闻,只是不知真假。”月瑶适时开口。

李莲花抬眸看她:“你知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