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钟楼秘道与旧寺残影(2 / 4)

加入书签

不了他们,只能依赖日军。松本是情报部的特工,最擅长用这种手段瓦解人心。我们必须在九月初七前找到钟楼

小马突然想起什么,从布包里翻出一张揉皱的纸:“对了,老周让我给你们带这个,说是从档案室找到的民国三年的津门地图,上面标着钟楼的地下结构。”

地图是用桑皮纸绘制的,边缘已经泛黄发脆。苏晓棠展开地图,借着月光仔细查看——钟楼的地基比想象中更深,地下有三道纵横交错的秘道,其中一道径直通向西南方向,终点标注着“静安寺地宫”。地图角落用红笔写着一行小字:“秘道入口在钟楼第三层,需暗码开启。”

“第三层是日军的警戒岗。”林晚秋的眉头拧成疙瘩,“钟楼一共五层,一、二层是杂物间,三层驻着日军的巡逻队,四、五层是钟楼的机械室,由特高课直接看守。想进第三层,比闯日军司令部还难。”

沈青摸了摸腰间的枪,枪膛里的子弹所剩无几:“我们现在人手不足,武器也不够,硬闯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混进去,最好能找到内应。”

“内应倒是有一个。”苏晓棠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机械室”三个字上,“钟楼的守钟人老陈,是组织的外围成员。上个月我和他对接过一次情报,他说特高课最近对机械室查得很严,好像在里面藏了东西。”

小李靠在树上休息了片刻,脸色稍缓:“我认识老陈,他早年是修钟表的匠人,特高课因为没人懂钟楼的机械结构,才留着他看守。不过他现在被日军看得很紧,每天只能在一层和三层之间活动,想见他一面不容易。”

苏晓棠将地图折好塞进怀里,看了眼天色,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天亮后日军的警戒会更松些。林晚秋,你和小马先带受伤的同志去芦苇丛的隐蔽点,用联络器通知老周调些武器和人手过来,顺便查一下松本的手下在城里的落脚点。沈青,你跟我去钟楼附近踩点,想办法和老陈接上头。”

分配完任务,众人在路口分开。苏晓棠和沈青换了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将武器藏在衣襟夹层里,混在晨练的人群中朝着市中心走去。

钟楼此刻已经苏醒,晨雾中传来浑厚的钟声,一下下敲在人心上。钟楼周围拉起了铁丝网,铁丝网外站着两个日军守卫,背着三八大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来往行人。铁丝网内的空地上,几个穿着黑色风衣的人正在巡逻,腰间的手枪轮廓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正是小马说的上海来的特工。

“看到没,第三层的窗口有枪口。”沈青用胳膊肘碰了碰苏晓棠,示意她看钟楼西侧,“至少有两个守卫,每隔十分钟换一次岗。机械室的窗户在第五层,关得严严实实,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苏晓棠的目光落在钟楼一层的侧门上,那里挂着“维修禁止入内”的木牌,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老人正蹲在门口修锁——正是老陈。他的动作很慢,时不时抬头看向铁丝网外,眼神里藏着焦虑。

“得引开守卫。”苏晓棠低声说,“你去对面的包子铺买两个馒头,故意把钱掉在铁丝网边,吸引守卫的注意力。我趁机过去和老陈说话,记住,最多三十秒,一旦有异常立刻撤退。”

沈青点头,转身朝着包子铺走去。苏晓棠则装作看热闹的路人,慢慢挪到铁丝网附近,目光落在老陈手里的锁上——那锁是特制的铜锁,锁芯的花纹和赵山河铁皮盒上的锁一模一样,显然是特高课统一配备的。

很快,沈青在铁丝网边“哎呀”一声,铜钱撒了一地。两个日军守卫立刻走过来呵斥,沈青一边道歉一边蹲在地上捡钱,故意把铜钱滚到守卫脚边,拖延时间。

“锁芯卡了,得用煤油润一下。”苏晓棠趁机对着老陈开口,声音压得极低,用的是组织内部的暗号,“上次你说的‘零件’,还在机械室吗?”

老陈的手顿了一下,继续修锁,嘴唇不动地回应:“不在了,三天前被‘上海来的客人’拿走了。他们在地下三层开了个新入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