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逆流(1 / 2)

加入书签

叶诗涵在巴黎时装周的那一句轻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在瞬间席卷全球。

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但顶级流量的威力是核弹级的。

几乎在叶诗涵退回后台的同一时间,全球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瞬间完成洗牌。#叶诗涵弟弟#、#陈默#、#守护默默#等词条以爆炸性的速度空降榜首,后面跟着鲜红的“爆”字。之前那些煞费苦心营造的黑热搜,像被阳光照射的冰雪,迅速消融,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讨论和好奇中。

但这仅仅是开始。叶诗涵点燃了引信,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掀起。

陈默的书房再次成为临时指挥中心。屏幕上分割成数个画面,秦云衣的代码流、苏清月的财经界面、以及叶诗涵团队远程连线的操作台。

“源头锁定。”秦云衣冰冷的声音率先响起,不带丝毫情绪,“初始图片经过十七层跳转,最终Ip归属地确认。图像合成算法的特征码与三个月前某个商业诽谤案的遗留工具高度吻合。完整数字指纹链和溯源路径已打包。”

她的话音刚落,叶诗涵团队的首席公关顾问,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立刻在连线中接话。“收到。证据链已同步我方所有合作媒体及法务团队。通稿三分钟后全网发布,标题《技术溯源揭黑幕,‘星弟’陈默遭有组织诽谤》。”

三分钟,分秒不差。

数十家国内外权威媒体,以及数百家颇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内容详实、证据确凿的报道。文章里不仅附上了秦云衣提供的技术分析,清晰展示了图片如何被恶意拼接篡改,还列出了完整的时间线,将陈默的行程与所谓的“奢靡生活”照片一一对照驳斥。行文犀利,逻辑严密,如同一记记精准的重拳,砸在那些造谣者的脸上。

苏清月坐在沙发上,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光有技术证据还不够。需要更重的砝码,让那些还在观望的墙头草彻底闭嘴。”

她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李社长,是我,苏清月。关于近期针对我弟弟陈默的不实传闻,我希望《财经洞察》能做一个深度调查。对,重点可以放在幕后资金流向和某些企业狗急跳墙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上。相关资料我的助理会发给你。”

不过半小时,以严谨和深度调查闻名的《财经洞察》官网率先挂出长篇报道,标题直指核心——《商业竞争还是人格谋杀?起底陈默事件背后的资本黑手》。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名赵家,但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以及暗示的几家与恒远集团往来密切的空壳公司,足以让圈内人一眼看穿真相。

紧接着,另外几家与苏清月交好的权威财经媒体也纷纷跟进,从不同角度剖析事件,将一场针对个人的网络暴力,彻底定性为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商业抹黑行动。

舆论的风向,在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下,发生了彻底的逆转。

而真正的狂欢,属于叶诗涵那数以亿计的粉丝。

在证据和权威报道全面铺开之后,叶诗涵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条简短却极具号召力的动态。

“我弟弟@陈默,是个认真努力的年轻人。守护最好的默默,不要让恶意伤害他。#守护最好的默默#”

配图是一张从未公开过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叶诗涵青春洋溢,亲昵地搂着少年时期略显青涩的陈默,两人对着镜头笑得毫无阴霾。那张照片瞬间击碎了所有关于“关系不明”、“靠山神秘”的污蔑。

这条动态像一声冲锋号。

“涵光”(叶诗涵粉丝的代称)们瞬间集结。他们分工明确,行动高效得令人惊叹。有人制作了详细的辟谣长图和各种安利陈默优秀履历的视频;有人负责在各大平台控评,将那些残余的水军言论刷得无影无踪;有人甚至自发组织起来,去攻击最初发布谣言的“星闻速递”官网和社交账号,导致其服务器一度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