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贪生怕死(2 / 2)

加入书签

p> “明诚,你知道我为何摔这瓷枕?”她的声音突然轻下来,像那年在青州雪夜,教他辨认青铜器铭文时的温柔,“因为它和你一样,看似温润坚硬,实则早已裂了心。”

窗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不知是金兵破城,还是宋军溃败。赵明诚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喊“知府大人弃城啦”,声音里带着哭腔和咒骂。他的手慢慢松开,看着妻子将《项羽本纪》拓片放在残枕碎片上,火苗腾地窜起,将“不肯过江东”五个字烧得通红。

三日后,朝廷罢免赵明诚知兴军府事的诏书送到时,李清照正在院子里焚烧多余的书画。她特意将赵明诚最爱的《集古录》残本留到最后,看着墨迹在火中蜷曲成灰,忽然想起他曾说“金石不朽,文脉长存”,此刻却觉得,比金石更易朽的,是人心。

赵明诚蜷缩在廊下的竹椅上,看妻子用银剪挑动火堆,火星溅在她鬓角,像落了片不肯熄灭的梅花。他想起初见时,她在汴京相国寺外的茶汤铺,用团扇遮着脸念“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时他以为,他们会像金石般,经得住岁月磨洗。

“朝廷让我去湖州待罪。”他终于开口,声音像被火燎过的竹简,“你……可愿同去?”

李清照没有回头,剪子“咔”地剪断一幅吴道子的白描稿:“当年在乌江畔,项羽若肯过江东,或许能卷土重来。可你连回头看一眼城池的勇气都没有,又何必问我愿不愿同去?”

秋风起时,赵明诚独自踏上贬谪之路。他背着的行囊里,除了几件旧衣,只有半本烧剩的《金石录》手稿,上面还有李清照前日夜里用朱砂写的批注:“昔人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今观君行,竟连瓦砾都不如。”

次年盛夏,李清照在临安接到消息:赵明诚在湖州病卒,临终前抱着那半本手稿,反复说“护宝护宝”,却再没提过江宁城的百姓,没提过被他丢弃的官印,甚至没提过她。

她望着案头新得的一方端砚,砚背刻着“守正”二字,突然想起那年在江宁城破的雨夜,她摔碎的不仅是定窑瓷枕,更是他们曾以为坚如金石的情分。原来有些东西,一旦碎了,即便用金粉修补千次,裂痕仍在,就像赵明诚腰间那方玉璜,再温润华美,也遮不住贪生的纹路。

临安的雨又落了,李清照研好墨,在素笺上写下《夏日绝句》,笔尖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处顿了顿,墨点晕开,竟像极了江宁城破那日,赵明诚腰间晃动的青铜爵投下的阴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