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施计禅院(1 / 2)
南海之畔,暮春的广州郡被烈日炙烤得如同蒸笼。码头的青石板上,蒸腾的暑气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玉兔自太白金星童子处打探消息归来,刚欲回住处稍作歇息,心间却猛地一紧——王勃仍深陷险境。她玉指轻动,向凡间望去,只见王勃历经艰辛,翻山越岭,终于抵达广州郡。
王勃一路舟车劳顿,却并未急于乘船赶赴交趾。他寻得一家客栈住下,将途中构思的《采莲曲》反复润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
与此同时,吴良一伙贼人早已在王勃前往交趾的必经码头设伏,他们如恶狼般,每日在码头上扫视着每一艘出港船只,连一条蹦上岸的小鱼都不会放过。吴子章在赶来路上,主仆几人在广州郡渡口布下了天罗地网,下定决心,要等到王勃落入网内之时。
王勃诗稿改定,一丝不安再袭心头。他每日戴着硕大的草帽,身着渔民的粗布麻衣,前往码头观察。码头上往来穿梭,甚是忙碌,他趴在一堵破墙后,自嘲似的:为自己起了个新名一一安鱼儿。并随口低声道出了一首小诗《安鱼儿》:
《感怀三首·其一》
安鱼何所安?逆水滞江滩。
浊浪噬鳞伤,风波催骨寒。
龙门虚藻饰,宦海实辛酸。
谁解涸辙痛,垂纶向钓船。
突然,他看到了几个彪形大汉贼眉鼠眼出现在码头。从这几个身形高大之人的举止中判断出,他们正是冲自己而来。果不其然,第三天,他略熟悉的那么洪州才子吴子章杀气腾腾地赶到了码头。
当晚,王勃躺在客栈简陋的硬板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窗外,月光如水,树影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机。思索良久,王勃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次日清晨,王勃用过早餐,将计划细细交代给客栈堂倌,随后前往广州郡观音禅寺。观音禅寺坐落于城北山下,红墙青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古朴庄重,寺前几棵古木参天而立,为禅寺增添了几分肃穆。
王勃走进寺中,径直来到僧人的居所,向他们提出寄存诗赋文稿,祭奠故去的小姑娘,以及为常卫超度的请求。起初,僧人们见王勃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对他的请求并未上心。大家推来推去,其中一个小尼不得已接了大家不愿接的这个活,被强推着上前一步,勉强接受了寄存文稿的要求,语气冷淡地说道:“你把文稿放下吧,我们会找地方安置的。至于其他的,寺里最近事务繁忙,怕是顾不上。”
王勃听后,并未多言,只是默默将文稿递上。
大家闲下来时,才有好事僧人们翻阅王勃的文稿,顿时被那斐然的文采所震撼。
“这诗赋,意境深远,辞藻华丽,绝非一般人所能作。”一个年轻僧人惊叹道。众人七嘴八舌,商议后,急忙将文稿呈给住持。
住持接过文稿,刚读几句,便大惊失色:“此人文采超凡,必是当世奇才!”
他立刻起身,亲自出迎,将王勃迎入禅堂。
王勃见住持亲自出来,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是王勃,此次前来,烦请住持为常卫超度,所需香钱,我定不会少给。”说罢,从褡裢中抓出几把银子,递给住持身旁的小僧。
住持见此,双手合十,说道:“王公子大驾光临,实乃我寺之荣幸,香钱之事,不必挂怀。”
僧人们得知眼前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王勃,纷纷后悔先前的怠慢。“哎呀,我们竟不知是王公子,实在是失礼了。”
“是啊,差点错失与大才子交流的机会。”众人争先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