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少林寺秘史(1 / 2)

加入书签

“这样说来少林寺的功夫岂不是断了?”

梁永丰问。

“就是断了!”

黄卫点点头道。

“不对,不对!”

梁永丰连连摇头,“我可是听说少林寺最顶尖高手都是搞后勤的,像什么烧火的头陀,扫地的老僧。

你没跟那几个老和尚聊聊?”

“我聊了!”

黄卫一拍大腿,可能是拍的太重了,拍完之后,他边揉着大腿边道,“不拍戏的时候,我就跟那些老和尚聊天,还想跟他们学两手。

可是他们说,他们不会武术,少林寺也不允许他们学武术。”

“不对吧!”

梁永丰想起了前世影视剧中的某些情节,“少林寺的和尚不都是用挑水锻炼的吗?”

“少林寺的武僧可以用挑水锻炼,但是杂役僧,是绝对不允许学功夫的!”

黄卫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道,“少林寺的等级是非常森严的,除了方丈以及各个院、堂的座元这些管事和尚,普通和尚中,等级最高的是负责念经的和尚。

在好几个朝代中,少林寺都是皇家寺院,皇帝经常招少林寺的和尚过去讲经,一旦讲的好了,皇帝高兴了,直接就任命为方丈了。

历史上的少林寺方丈其实大多数都不会武术。”

“不会武功!”

梁永丰有点惊讶。

黄卫继续道,“其次就是武僧,他们是负责保护寺院的,也是出方丈第二多的,再往下是负责接待客人的知客僧,负责收田租、采买的典务僧,他们不怎么念经,不怎么习武。

最低级的就是这些杂役僧,他们负责洗衣服、做饭、倒夜壶、刷马桶,跟地主家的仆役没有区别。”

梁永丰听着感觉这一套有些熟悉,仔细一项才明白,“这不就是印度种姓制度那一套吗?念经的就是做祭祀的婆罗门,武僧就是做武士的刹帝利,知客僧和典务僧就是做商人的吠舍,杂役僧就是只能做低贱工作的陀罗。”

“我不知道印度种姓制度!”

黄卫摇了摇头,“不过我听他们说,少林寺确实是一个叫跋陀的印度和尚创立的。”

“不是达摩吗?”

梁永丰问。

“达摩只是跋陀的弟子!”

“你继续说,以前少林寺到底有多少土地?”

梁永丰问。

“这就多了!”

黄卫想了想道,“听他们说,少林寺的田产有皇帝直接赏赐的,更多的是农民自己投靠过去的。

在古代,寺院是不用交赋税的,老百姓为了免掉赋税,就把土地捐给寺院,以后继续耕种,只给少林寺交佃租就行了,不用交官府的赋税,据说最鼎盛的事情,整个河南将近十分之一的耕地都是少林寺的。

对付起佃农来,少林寺也跟地主没区别,交不上田租的,就得卖儿卖女!

那几个老和尚里,就有好几个是少林寺佃农家的孩子,由于交不上佃租,抵给了少林寺。

所以少林寺会收俗家弟子,但是绝对不允许杂役学功夫,否则杂役僧一旦学了武术,反抗起来,少林寺就乱了!”

“所以他们养这么多武僧的目的,就是防止佃农反抗?”

梁永丰问。

黄卫摇了摇头道,“镇压佃农倒是其次的!

佃农不敢反抗他们,不种少林寺的土地,佃农就得种其他地主的土地,到时候既要交佃租,又得交赋税,少林寺养武僧的主要目的是跟其他寺庙争抢土地,抢佃农!”

“少林寺不是皇家寺院吗,还有谁跟他们挣?”

梁永丰问。

“当然是其他皇家寺院,主要是山西那边的,登封离山西只有1oo来公里,历史上,两边的寺院为了挣土地,挣佃农,没少生械斗。

尤其是洛阳,那里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三门峡市成立前,洛阳跟山西直接交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