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太子让百姓变得可怕,朕不孤也!(2 / 3)

加入书签

道,这事的根源还是因为这地出了诽谤太子爷的事,坏了国本,我们要是拗着国本来,不让这些揭帖出现,那就是不体谅上情!”

尹继善说到这里就朝北拱了拱手。

俞鸿图听后问道:“可是,照这样把斯文丑事传扬下去,加上有人兴风作浪,要是出现晚明那种民抄董宦的事该怎么办”

“那首先,我们官府就不能偷懒懈怠,而负了社稷苍生,对查有实证的劣绅当先参先拿!这样乱民就会没有机会!”

尹继善这话说了后,就面色严肃起来。

俞鸿图不禁后背一凉,而只得告辞离开了尹继善这里。

咚!

但当他回学政衙门时,却在路上听见了一阵阵锣响。

俞鸿图烦闷地掀开了轿帘,要看看是什么情况。

“奉太子爷谕令,发新衣惠民以促教化,凡进本茶馆听书者,皆可按户票领衣一件回去!”

没一会儿,俞鸿图就隐约听见,内务府出来的包衣正站在归德府开的茶楼外,他身边正围着许多裹着破袄的百姓。

这些百姓皆出来采买必需品的,所以都提着篮子。

而这包衣正大声说着太子爷要发新衣的话,还要这些百姓进去听了书才能领衣。

俞鸿图自然知道太子爷弘历所谓的教化是什么,无非是让百姓听诸如盛鸣坤奸杀自己姑母的这些事。

“话说,这归德盛家……”

这时,茶楼内,的确已经有说书人在说这段内容。

“造孽啊!”

俞鸿图只是阴沉着脸,说了这么一句,随即下令绕路,没去打扰这家茶馆为弘历教化百姓。

……

而在此时诸城,潍河码头边。

刘墉正露着一脸笑意,站在一艘装有大量衣的平底船后面,看着自己家仆正在招呼过往的百姓,且喊着一些话。

“领衣咯!跟着我一起背下太子爷劝民知礼的十二字箴言,就可凭户票得衣一件!”

还是少年的刘墉对太子弘历的这一善举很是感动,觉得当今太子真是仁善爱民、轻财乐施,将来必为贤君!

这让他多了几分刻苦学习,于将来也报效朝廷的决心。

因为,他将来若能中第做官,无疑很大可能会是在弘历这个太子即位后入仕。

有清一代,还是会有不少的汉人士子对清廷不怎么认同的。

毕竟,清廷对待士大夫过于严厉,又不肯推崇以儒治国,以文官为重。

所以,对于入仕,许多本能以为自己这些士大夫阶层才是好儿郎而非丘八可比的士子们,若当官的欲望没那么大,也就对入仕没那么积极。

但现在不一样,太子弘历的表现,让年少天真,所以也让认为士人才是最有道德最有能力之人的刘墉对将来的政治风气非常看好。

刘墉也因此,主动按照父亲在信里的吩咐,写了许多帖子,满城张贴,宣扬太子疏财施仁的圣德之举。

而且,为了支持太子这样的举措,刘家给自家生产的衣定价都不高。

当然,他们也不敢多赚太子弘历的钱。

所以,刘家得以帮着太子弘历发了很多衣,也让很多沿河道讨生活的士民百姓知道太子弘历的仁爱,且也让太子弘历的仁爱名声传播到了运河一带,进而沿着运河南下。

张有田和张有财两兄弟就在背了太子弘历的“十二字箴言”后,就一脸骄傲地穿上了衣。

已经习惯挨冻的他们,穿上新衣的瞬间,就感觉身上聚了一团火,而一脸欢喜地互相看着对方,同时,双手还小心翼翼地在衣上摸了又摸,像在摸一件易碎的瓷器一样。

新来的百姓,看着他俩兄弟还有其他百姓真的因为背了“十二字箴言”而穿上了衣,也都纷纷来参与,有的甚至即便对背诵方面不太行,也还是在抓耳挠腮地咬牙背着。

弘历这么钱送衣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他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