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明立储君,弘历正式成为皇太子!(2 / 5)

加入书签

十三在次日就上奏折明立弘历为储君,以安社稷。

且说,弘历自从不再监国后,便在除了晨昏定省外,基本不再外出,只在府中读书,陪妻妾子女。

现在,他的后院已是越来越热闹,子女里,永琳已经能跑能动,开始上学读书;妻妾里,年氏也有了身孕,贺双卿也以曹家包衣的身份进了府,现在同年珠一起跟在年氏身边做事。

这一天,因天寒地冻,弘历就窝在年氏的暖阁内,一边看着贺双卿新写的诗,一边斜眼瞥着年珠那身后的丰腴,而享受着富贵悠闲的生活。

他也自当这是给自己放个假。

要问,弘历担不担心自己现在监国任务完成的太好,而因此引起雍正的猜忌

弘历其实是不怎么担心的。

因为,他情况比较特殊。

毕竟,雍正能选来制衡弘历的皇子,根本就没有。

要么,声名早已没法和弘历比,要么,年纪太小。

何况,他的表现,也让雍正不敢太冒险去玩这样的帝王平衡之术,而怕继承者彻底否定他的功业。

所以,弘历现在正是抱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态,在给自己放假。

而对于这次监国,他颇为高兴的是,成功避免了历史上的和通泊之败。

这或许,与从一开始他就让北路军主帅被换成了策棱有关,而注定那一场大败不会再出现。

但无论如何,他在监国期间,不停嘱托要防备噶尔丹策零用间,也确实让两路大军的将领,都在事后认为:他们能避免败于噶尔丹策零之手,与他这位四阿哥善于微操的关系很大!

而且,就连雍正还有弘历的对手——噶尔丹策零等,也这么认为。

西北的大胜,让整个八旗集团,避免出现了历史上那种家家戴孝的悲惨情况。

许多八旗家庭,反而因为这次西北立功受赏而欣喜若狂。

即便!

有的八旗家庭有子弟阵亡,但也没有过于悲痛。

一是自家子弟是为胜利而死,那就意味着希望还在,光荣还在;

二是厚重的抚恤金与立功退恩,让他们不用担心家中子弟阵亡带来经济上的太大的压力。

前面说过,八旗集团本质上是一军事组织。

军事组织最认可的能力,其实不是内政能力、文化能力,而是军事能力。

抢掠起家的他们,骨子里认可的,还是谁能让他们靠暴力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不是靠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来让他们的财富增加。

所以,这次大胜,让他们才算是真正认可了新政,认可了雍正,对雍正的一些政策,包括停止剃发易服以及废除贱籍和让他们种地这些很难让他们理解的政策而予以了认可。

没错!

大多数八旗子弟的思维逻辑也没那么复杂,民族意识也没那么强烈。

他们只知道,谁能带他们打胜仗,谁就肯定是圣主明君。

然后,这次西北大胜也让汉兵和蒙古兵都跟着对大清朝廷有了更强的向心力。

毕竟,这次他们很多也都立了功。

没有出现历史上那种汉将被冤枉,背黑锅,进而被处斩的情况。

也没有出现历史上蒙古诸王公因为清廷战略预判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整个喀尔喀被准噶尔一直劫掠到雍正十一年的情况。

这自然,能让各族都能变得更团结。

弘历对于这种历史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且知道,这会让他将来当皇帝时有一个更好的政治基础。

何况,他还在这一期间,以监国的身份,直接负责对西北准噶尔用兵的事。

这无疑,真的会给他将来在西北用兵,减少很多阻力。

而弘历也没想到,他会在雍正朝的监国期间,彻底改变对准战争的结局!

但事后,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为此信心大增。

“四爷,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