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雍正给管部大权,赐银印如九卿!(2 / 5)
nbsp; 而赐他银印,是因为他不是名义上的理藩院尚书,自然没有官印,但有时候行权,如发函地方,给蒙古诸王公发布钧令,也是需要有相应公印,以代表该权乃皇权授予的。
毕竟,他如果用私印交通外官,那就属于非法结党了。
所以,雍正才会赐他银印,也意味着他有了正式的差遣。
而这银印,除了可以名正言顺对外官外藩发号施令外,也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上密奏议理藩院政务。
至于银印的名字,不过是雍正对他的一种钦定评语,以佐证他的权威。
所谓“忠孝明察”,即他弘历既忠且孝,还英明得能体察一切问题,故值得官民崇信。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他正式进入大清王朝的决策层外围。
搁在前面的朝代,就是九卿之一!
虽不能直接干预大政,但对某专项国政却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更何况,对于清朝这种诸事繁多的庞大帝国而言,大部分某类事务其实都是由负责某类的实权官一言而决,而皇帝基本上不会驳回的。
毕竟,皇帝没那么闲,很多时候也不会那么大事小事都自己一个人来,而对重要大臣一点也不信任。
“儿臣接旨。”
于是,弘历双手抬了起来,接下了旨,随后又接下了用锦缎包裹着的银印。
他知道,这意味着,他在管部的实政能力方面,已经得到了雍正明确的肯定。
哪怕将来他不是皇帝,新任皇帝也不会再好说他是无能之人。
就像雍正可以说老八怎样包藏祸心,怎样虚伪奸诈,但都从不说他能力不行。
“起!”
张起麟这时也依旧代表着雍正,淡淡地回了一句。
“谢主隆恩!”
弘历便和这些理藩院官员站起了身。
张起麟也在弘历起身后,忙朝弘历长跪大拜:“奴才给四爷请安!”
弘历亲自扶起了张起麟:“张公公不必多礼。”
他对苏培盛都只是称苏公公,对张起麟自然也一样。
但张起麟倒是不敢跟苏培盛比肩,而怕苏培盛来一句“你什么档次,也配跟我一样被四爷称一声公公?”
所以,张起麟连忙对弘历谄笑着说:“四爷谦虚有礼,但奴才可不敢托大,还请四爷以后只称奴才贱名即可,如此方不是折煞奴才了。”
“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