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淬火初炼(1 / 3)
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疲惫、兴奋与高强度思考后的独特气息。
张卫东坐在位,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神色平静地聆听着汇报。
他一手推动搭建的“智库”
软件平台确实强大,整合了全球公开的学术论文、专利数据、政策法规乃至部分经济数据,为这些刚刚转岗、面对全新领域的干将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支持。
然而,正如所有工具都有其局限性,“智库”
也无法囊括所有细节,特别是那些深藏于具体实践中的隐性知识、未公开的内部报告以及特定国情下的特殊规则。
第一天的汇报,与其说是成果展示,不如说是一次对每个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极限压力测试。
刘明第一个言,他负责的综合协调千头万绪。
“……初步梳理了与三省一市十六个地级市的对接清单,但现各市对特区政策的理解深度、配合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智库’提供了宏观政策文本,但具体到某个市某个区的土地审批流程细节、关键决策人的风格偏好,平台上找不到。
我已经安排人手,明天开始分头实地拜访,建立点对点的沟通渠道,光靠文件和电话说不清楚。”
刘明的汇报务实而清醒,指出了软件无法替代的人际磨合。
张卫东点头:“思路非常正确。
的确,协调工作三分靠文件,七分靠沟通。
尽快摸清各处的‘真神’和‘门道’,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提。”
张卫东心里非常清楚,许多工作实际做起来之后,根本就不是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样子,你想以什么样的度去做,与外界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要想真正把事情办成,你还得去进行实际沟通。
接着是赵非,纪律检查与审计监察工作更是挑战。
“现有的审计条例和纪律规章与特区‘先行先试’的特殊性存在不少模糊甚至冲突地带。
‘智库’检索到的都是成熟法规,对于‘试错容错’边界如何界定,缺乏依据。
我建议立即牵头成立一个法规研讨小组,邀请最高法院、审计署的专家和一线创新企业代表,尽快拿出一份《特区监督执纪执法指导性意见》初稿,否则很多工作无法下手,要么束手束脚,要么容易越界。”
赵非看到了规则空白带来的风险。
在此之前,张卫东对于各项工作,都进行过粗线条的梳理,但是,他却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像赵非这样仔细的审视过这个范围之内存在的问题。
而今天赵非的汇报,则是非常直接的将最致命的问题,挖了出来,摆在了桌面上。
“这个问题抓得准、提得急。”
张卫东神色严肃,“一周内,我想看到初稿。
需要哪位专家,列出名单,我亲自去请。”
张卫东需要做的,那就是替自己的这些干将们搞联络,打电话,摇人儿。
郭栋代表的安保团队面临的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难题。
“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多个高科技园区的安防方案,‘智库’提供了很多技术参数和硬件选型。
但如何将人脸识别、量子通信加密、无人机巡防、数据跨境流动监控这些技术模块,无缝嵌入到特区的日常管理流程中,同时确保合规不扰商,平台给不了现成答案。
我们已经联系了王哲的技术团队,明天开始联合攻关联调测试。”
郭栋的方案体现了技术思维与治理思维的结合。
“安全与便利的平衡是永恒课题。
和王哲紧密合作,我要看到的是既能防得住、又能不碍事的智能安保体系。”
张卫东万没想到,当年这位差点被自己当成坏人的支队长,确实有两把刷子。
萧然和陈梦娇遇到的则是法律前沿的挑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