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突破重围(2 / 3)
“继续监控,不要打草惊蛇。”
张卫东冷笑,“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他们想玩什么花样。”
深夜,张卫东独自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江城的万家灯火。
身后全息沙盘上,代表科技特区的光点正在不断扩展,宛如一片正在形成的星河。
这个浩瀚工程才刚刚开始。
然而,社会上对于长三角的非议,也是甚嚣尘上。
毕竟,这个决策还没有得到过足够广泛的讨论和论证,在许多人看来,这个项目,简直就是领导人拍拍脑袋就搞出来的东西,严重缺乏可行性。
另外,他们对年轻的张卫东担任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表示缺乏信心,认为中央领导让张卫东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决定,太过草率。
科技特区建设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各大媒体、学术论坛乃至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这个史无前例的级工程。
《经济日报》头版刊社论《长三角科技特区的战略意义》,盛赞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创举”
;而《华夏周刊》则刊登知名经济学家的质疑文章《警惕科技大跃进》,文中直指特区建设“贪大求全,脱离实际”
。
网络上更是吵翻了天。
某知名论坛上,一条“26岁的张卫东能否扛起万亿级国家项目?”
的帖子点击量破亿。
支持者晒出张卫东在江城和新东省的政绩,称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反对者则翻出他初中时的成绩单,嘲讽道:“一个中学物理不及格的人,现在要领导国家科技战略?”
更激烈的争论生在学术界。
两院院士联名上书支持特区规划,认为这是“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的关键一步”
;而部分高校教授则联署公开信,呼吁“科学决策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要求公开特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股舆论风暴甚至波及国际。
《华尔街日报》表评论称“华国试图复制硅谷注定失败”
;bbc则制作专题节目,讨论“科技特区是否意味着华国放弃市场经济原则”
。
张卫东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成堆的来信。
有热情洋溢的支持信,也有措辞尖锐的批评函,甚至还有夹杂着刀片的恐吓信。
臧力力不得不加强安保,连张卫东的饮食都要经过三道检测。
“东哥,最新舆情简报。”
臧力力递上平板电脑,“今天又新增37篇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人才引进政策上。”
张卫东快浏览着屏幕:“说我们‘用天价薪酬哄抢海外人才,破坏行业生态’?笑话!
国挖走我们多少顶尖学者,他们怎么不说?”
齐悦走进来,手里拿着刚出版的《科技前沿》杂志:“卫东,你看这个。”
杂志封面是张卫东的巨幅照片,标题赫然写着《科技特区的“独裁者”
——论张卫东权力过大的危险性》。
文中引述“知情人士”
说法,称特区建设领导小组“架空地方政府”
,“所有决策由张卫东一人说了算”
。
“这个‘知情人士’,恐怕就是被调整出特区的某位领导吧。”
张卫东冷笑着合上杂志,“齐悦,通知宣传部门,明天召开记者会。”
次日记者会现场火药味十足。
“张主任,有学者质疑特区建设未经充分论证,您如何回应?”
张卫东面带微笑:“我们聘请了全球顶尖的智库做评估,报告长达1200页。
考虑到涉密内容,只公开了摘要。
欢迎提出具体质疑,我们逐条解答。”
“国外媒体称这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