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开放之争(1 / 3)

加入书签

京城,中南海怀仁堂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层辩论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

窗外的海棠花在夜色中静静绽放,而会议室内的气氛却剑拔弩张。

“我坚决反对无底线共享核心科技!”

国防科工委主任费振东拍案而起,手中的文件哗啦作响,“世界列强早已对我们的科技成果虎视眈眈,‘寰宇一号’的量子加密技术如果被北约掌握,我们的战略导弹部队将毫无秘密可言!”

科技部部长周文斌推了推眼镜,不紧不慢地反驳:“费主任,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根据盛世科技的报告,他们公开的只是民用频段技术,军用核心算法始终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

而且,我们开放民用频段的目的,就是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幼稚!”

费振东直接打断,“你以为米国人分不清民用和军用的界限?当年gps不也是……”

后面几个大老也是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大长老轻轻敲了敲茶杯,争论戛然而止。

“卫东同志,说说你的看法。”

大长老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坐在末位的张卫东。

张卫东站起身,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他走到电子屏前,调出一组数据图表:“各位领导,请先看这组数据——过去半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论文表量同比增长了300,其中62引用了盛世科技的开源代码。”

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世界地图,上百个光点闪烁:“这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量子技术研究项目分布。

可以看到,即便我们完全保密,其他国家也在加追赶。”

“你的意思是……”

大长老若有所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张卫东目光坚定,“科技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保持领先优势。”

他调出一份加密文件:“盛世科技目前有27个前沿项目处于实验室阶段,比公开技术领先至少5-8年。

我建议建立三级技术防火墙:一级技术完全开放,二级技术有条件共享,三级技术绝对保密。”

会议室里响起低声议论。

大长老示意工作人员分一份文件:“这是卫东同志昨晚提交给我的《科技展战略白皮书》,大家先看看。”

文件传递间,张卫东继续说道:“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封锁,而是靠持续创新。

就像田径比赛,与其盯着对手的跑鞋,不如加快自己的步伐。”

“说得好听!”

费振东冷笑,“如果米国人用我们的技术造出量子武器呢?”

张卫东不慌不忙地调出一段视频:“这是上周在东海进行的‘后量子时代’防御系统测试。”

画面中,一枚模拟量子制导导弹在距离靶舰500米处突然失控坠海。

“任何基于我们公开技术研的武器系统,”

张卫东嘴角微扬,语气坚定,“都会触预设的量子陷阱。”

会议室一片哗然。

大长老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看来卫东同志早有准备。”

“这只是第一道防线。”

张卫东点击切换,屏幕上出现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图,“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在全国72所高校设立的‘未来科技学院’,每年可输送2万名顶尖工程师。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护城河’。”

辩论的天平开始倾斜。

大长老不时点头。

周文斌趁机补充:“开放带来交流,交流促进创新。

最近麻省理工的量子团队已经表示愿意与我们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等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