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林渊的思考,如何应对满清威胁(2 / 3)
p> 林渊每说一句,屋内的空气便仿佛沉重一分。
陈圆圆的脸色渐渐发白,她虽然听不太懂那些军事术语,但她能从林渊的语气中,感受到那股令人窒息的压力。原来,在那个看似遥远的北方,还盘踞着这样一个比李自成可怕十倍、百倍的敌人。
柳如是的眉头也紧紧蹙起。她读过许多史书,也听过不少关于辽东战事的传闻,但从未有人能像林渊这样,将对手的优势剖析得如此清晰,如此透彻。
“最可怕的是,”林渊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他们有一个明确的,不可动摇的目标——入主中原。”
“而我们呢?”他环视了一圈这间华美的屋子,目光最终落回到地图上,那片代表着大明疆域的广阔土地上,却充满了裂痕与疮痍。
“我们有什么?我们有内斗不休的朝堂,有烂到根子里的军队,有被天灾人祸折磨得十室九空的百姓。李自成就像一场凶猛的恶疾,差点要了我们的命。可就算我们侥幸治好了这场病,身子也已经亏空得厉害。而门外那头猛虎,却正值壮年,膘肥体壮,正等着我们最虚弱的时候,扑上来,一口咬断我们的喉咙。”
一番话说完,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连日来因胜利而带来的那点喜悦和轻松,在林渊这番冷酷的剖析之下,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也更加真实的危机感。
柳如是深吸了一口气,她强迫自己从那股巨大的压力中挣脱出来,脑子飞速地转动着。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她开口道,声音依旧清脆,却多了一份凝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你看得如此清楚,想必心中,也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她这一问,将皮球又踢回给了林渊。
林渊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冷静思考,而不是被恐惧压垮,柳如是确实非同凡响。
“对策谈不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他走到一旁的书案前,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两个字:守、攻。
“守,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他用笔点了点那个“守”字,“山海关,是国门。国门绝不能失。吴三桂和他手上的关宁铁骑,是守住国门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吴三桂,并且要不断地加强山海关的防御。”
“可吴三桂此人……”柳如是欲言又止。
“我知道。”林渊打断了她,“他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指望他忠心耿耿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给的利益足够大,只要大明的这艘船看起来还不至于立刻沉没,他暂时就不会跳船。这就为我们争取了时间。”
“时间?”
“对,时间。”林渊的笔,在“守”字的旁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我要用这段时间,做三件事。”
“第一,练兵。”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以京营为基础,彻底革除积弊,用最严酷的方法,练出一支真正的精锐。一支不仅能守城,更能野战的强军。这支军队,将是我的嫡系,是我未来反击的拳头。”
“第二,聚财。”他接着说道,“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国库空虚,指望朝廷那些抠门的文官是不行的。江南,是天下钱粮汇集之地,必须要想办法,把江南的财力,真正地用到该用的地方。”
“第三,研发。”他写下了这最后一个词,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要对付八旗的铁骑,光靠血肉之躯去填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火器。比红夷大炮更强,更灵活,能让我们的步卒,在野战中也能抗衡骑兵冲锋的火器。”
陈圆圆和柳如是静静地听着。她们看着那个站在书案前的男人,他一手持笔,一手负后,侃侃而谈。明明说的是军国大事,是血与火的战场,但他身上却有一种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从容与自信。
这股自信,感染了她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