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江南的繁华与危机表面下的暗流(2 / 3)
信中与他约定的暗号。
小六子在京城的情报网,根系早已悄悄蔓延到了江南,眼前这个看似行将就木的茶馆老板,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片刻后,老者端着一个托盘出来,将茶水和三碟小菜放在桌上。
放下托盘时,他的拇指在茶壶的壶柄上,不着痕迹地按了一下。
林渊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没有喝。
老者擦了擦桌子,像是闲聊般开了口,声音不大,却足够林渊听清:“客官,是外地来的吧?看您这气度,不像是寻常生意人。”
“读了几年闲书,出来长长见识。”
林渊抿了口茶,茶水温热,恰到好处。
“长见识好啊。”
老者叹了口气,拿起抹布,擦拭着邻桌的灰尘,自顾自地说道,“只是这江南,如今可看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
表面上看着花团锦簇,其实里子早就被蛀空了。”
他压低了声音,话语里带着一丝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愤懑与无奈:“就说这乌塘镇,您别看街上人模狗样的不少,可有几个兜里是干净钱?镇上九成的良田,都姓‘周’,就是那个盐商周大富的‘周’。
剩下的那一成,也都是些勾结官府的地主豪绅。
他们前脚跟县太爷在酒楼里称兄道弟,后脚就敢拿着伪造的田契,把祖祖辈辈种地的老实人赶出家门。”
“官府不管?”
林渊问。
“管?”
老者嗤笑一声,笑声里满是讥讽,“官府就是他们家里养的狗!
前阵子,周大富说要‘响应朝廷’,帮着丈量田亩,清查隐户。
嘿,好一个清查!
尺子到了他手里,一亩地能给你量出三亩的税来。
交不起?好办,田契拿来,人滚蛋。
多少人家的地,就这么没了。
有户姓张的佃户,家里就一个闺女,长得水灵,硬是被逼着卖进了扬州的瘦马行,说是给家里还债。
他爹当天就投了河。”
老者说着,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丝红光,他停下来,重重地咳了两声,像是要把肺里的浊气都咳出来。
林渊静静地听着,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
他能想象得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在北方,百姓的敌人是饥荒、是战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刀兵。
可在这里,杀人不见血。
一张纸,一根尺,一句官商勾结的屁话,就能让一个安分守己的家庭,瞬间家破人亡。
“客官,您是读书人,见多识广。”
老者缓过气来,声音更低了,“您说,这世道,还有救吗?”
林渊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转而问道:“周大富,就是那个要强娶柳如是的盐商?”
老者身体微微一僵,抬头看了林渊一眼,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您……知道柳姑娘?”
“听过一些传闻。”
“唉……”
老者再次叹气,这一次,叹息里满是惋惜,“柳姑娘那样的奇女子,本该配一位当世的英雄。
可惜啊,落到了这帮腌臜泼才的眼里,就成了一件可以用来炫耀的稀世珍宝。
周大富那个土财主,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就因为听人说柳姑娘是‘秦淮第一才女’,便动了心思。
在他看来,能把这样的女人弄到手,可比他又赚了十万两银子,更能让他在那些士绅面前挣面子。”
“他不仅仅是贪图美色,更是贪图‘才女’这个名头带来的虚荣。”
林渊一针见血地指出。
“客官说得是!”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就是这个理!
所以他才不惜血本,给金陵府的上下都送了重礼,打通了关节。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