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向崇祯请命林渊的巧妙借口(1 / 3)

加入书签

第134章:向崇祯请命,林渊的巧妙借口

翌日,天色微明。

林渊没有穿那身便于行动的飞鱼服,而是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锦衣卫官袍。

大红的底色,胸前和后背用金线绣着威严的坐蟒,腰间束着鸾带,脚下是皂青色的官靴。

他对着铜镜,仔细地整理着衣冠,将每一处褶皱都抚平。

镜中的人,面容俊朗,神情肃穆,眼神里看不出丝毫即将远行的急切,只有属于朝廷鹰犬的冷厉与恭顺。

这是一张完美的,为面圣而准备的面具。

走出密宅,京城的清晨带着一股特有的凉意和尘土味。

街道上已经有了行人,大多是些为生计奔波的小贩和赶着上工的匠人,他们脸上挂着麻木与愁苦,看见林渊这一身醒目的官袍,都下意识地低下头,远远避开,仿佛他身上带着瘟疫。

林渊目不斜视,径直走向皇城。

他没有骑马,而是一步步地走着。

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这座风雨飘摇的帝都。

城墙根下,蜷缩着一堆堆衣衫褴褛的流民,他们是昨夜被寒风驱赶至此,此刻正用呆滞的目光,看着这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世界。

巡逻的京营士兵扛着长矛,三三两两地走过,脚步虚浮,眼神涣散,与其说是保卫京畿,不如说是在梦游。

整个北京城,就像一口架在火上,锅底已经烧得通红,却还在勉强沸腾的铁锅。

表面的水花,掩盖不住即将烧干的命运。

这景象,让他即将呈上的那份说辞,显得愈真实可信。

紫禁城,乾清宫。

与外面街道的萧索不同,这里依旧维持着帝国的最后体面。

太监们脚步轻巧,悄无声息地穿行在朱红的廊柱间,只是那一张张年轻或苍老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像是候在主人病榻前的家仆,不知下一刻是赏是罚。

林渊被一名小太监引着,穿过空旷的宫殿,来到皇帝日常理政的西暖阁。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坐在御案后。

他比林渊上次见时,又清瘦了许多,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那身明黄色的龙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空荡。

他没有批阅奏折,只是怔怔地看着面前一盏已经凉透的参茶,不知在想些什么。

“陛下,锦衣卫指挥佥事林渊,求见。”

小太监尖细的嗓音打破了暖阁内的沉寂。

崇祯像是被惊醒一般,浑浊的目光动了动,当他看清来人是林渊时,那双黯淡的眼睛里,才终于透出一点神采。

“林爱卿,快快平身。”

崇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甚至亲自走下御阶,虚扶了一把。

在这满朝文武不是哭穷就是党争,武将们则畏缩如鼠的绝望时刻,林渊这个能做事、敢杀人、还屡立奇功的年轻臣子,几乎成了他唯一的指望。

“谢陛下。”

林渊顺势起身,姿态恭敬,却不显谄媚。

“爱卿今日入宫,可是城中又有乱党作祟?”

崇祯急切地问,他现在就像个溺水之人,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

“回陛下,托陛下洪福,京城左近的流寇匪盗,经臣前番整肃,已不成气候。”

林渊先递上了一颗定心丸。

果然,崇祯紧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回到御案后坐下,语气也轻松了些:“好,好啊。

爱卿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坐,赐座。”

一名太监立刻搬来一张锦墩。

“臣不敢坐。”

林渊躬身道,“臣今日前来,是有一事启奏,亦有一忧未解,寝食难安,恳请陛下为臣解惑。”

“哦?”

崇祯的兴趣被提了起来,“爱卿但说无妨。”

林渊整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