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向指挥使请命林渊的巧妙说辞(1 / 3)
京城的天,似乎比往日里更阴沉了些。
这并非天时,而是人心。
短短数日之间,一则消息如同一阵带着腐臭味的阴风,刮遍了京师的每一条街巷,钻进了每一个茶馆酒肆,甚至飘进了那些高门大院的后宅深闺。
“听说了吗?城外黑松林那伙天杀的,又把通州来的粮队给劫了!”
“何止是劫了!
三十多口人,全杀了,尸都让狼给叼走了,那血啊,把官道都染红了三里地!”
“我大明京畿之地,天子脚下,竟有此等悍匪!
王法何在啊!”
德云楼里,小六子重金请来的说书先生口沫横飞,将一块惊堂木拍得山响。
他说的不是什么《三国》、《水浒》,而是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血溅黑松林,悍匪过山风》。
故事里,有被掳走后投井自尽的商贾之女,有为护主而惨遭分尸的忠勇家丁,更有匪“过山风”
青面獠牙、生啖人肉的骇人描述。
堂下看客满座,听得是既惊且惧,既怒且悲。
一时间,人人自危,义愤填膺。
舆论的火,被小六子用银子作柴,烧得越来越旺。
紧接着,更有“受害者家属”
,披麻戴孝,抬着空棺材,在顺天府衙门口哭得昏天黑地,引来成百上千的百姓围观。
那撕心裂肺的哭嚎,比说书先生的惊堂木,更能敲在人的心坎上。
火上浇油的是,一则更惊悚的消息,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悄悄流传开来,并精准地送到了都察院那些言官御史的耳中:黑松林的悍匪,竟与关外鞑子有染,用抢来的粮食铁器,换取战马兵刃,意图不轨!
“通敌卖国”
这四个字,像一桶滚油,猛地泼进了已经熊熊燃烧的舆论大火之中。
整个京城,彻底炸了锅。
都察院的御史们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亢奋了起来。
一道道弹劾的奏疏雪片般飞向紫禁城,矛头直指京营的腐败无能与兵部的玩忽职守。
一时间,朝堂之上,口水横飞,人人都在痛骂匪徒,却无一人敢言出兵。
西山据点,林渊站在窗前,静静地听着钱彪带回来的城中动向。
陈圆圆为他沏上一杯新茶,茶香袅袅,与窗外山间的清冷空气混在一起,沁人心脾。
她看着林渊平静的侧脸,眼中波光流转。
她原以为,林渊的计策是暗度陈仓,却不想,他竟是选择了这样一种敲锣打鼓、唯恐天下不知的方式。
“如今满城风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引向了黑松林。”
陈圆圆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叹,“你这招‘借势’,用得真是出神入化。”
林渊回过头,接过茶杯,指尖无意间触碰到她微凉的指腹。
他笑了笑:“戏台已经搭好,观众也已入席,再不上台,岂不辜负了这满城的喝彩声。”
他饮了口茶,茶水温热,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几分山中的寒意。
时机,到了。
……
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案卷与兵器铁器混合的冰冷味道。
指挥使骆养性正坐在堂上的太师椅里,揉着胀的太阳穴。
这几日,他被都察院那帮疯狗一样的御史们,咬得是焦头烂额。
京营无能,关他锦衣卫屁事?可奏疏里,总要旁敲侧击地提一句“厂卫失察”
,让他平白跟着挨了不少挂落。
他正心烦意乱,就听堂外亲兵通报:“启禀指挥使大人,南镇抚司校尉林渊,求见。”
“林渊?”
骆养性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那个在赈灾一事上崭露头角,又因为剿匪大胜而被陛下亲自嘉奖过的年轻人。
最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