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寿与天齐!(2 / 4)

加入书签

,太子殿下与武安君更为卓着。

\"

\"太子为储君,将来江山都是他的,无需封赏。

至于武安君...\"嬴政顿了顿,\"自有太子另行封赏。

\"

殿下的嬴天衡暗自腹诽,不仅克扣他的封赏,还将白起的赏赐推到他头上。

但他终究没有出言。

白起同样沉默。

虽然不担心功高震主,但当年阴影犹在。

况且他已是武安君,封无可封,倒不如从嬴天衡那里讨些好处实在。

\"即日起,晋封王翦为武成侯,望爱卿继续为大秦开疆拓土!\"

王翦郑重叩拜:\"臣叩谢王恩!定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次他不再推辞。

若非嬴天衡预言未来战事连绵,他本欲急流勇退。

但既有武安君在前,又有征伐诸天的宏图,何惧功高?退隐?简直笑话!

待王翦退下,嬴政目光转向王贲:\"晋王贲为彻侯,封武通侯!\"

王贲喜形于色,高声拜谢:\"末将谢主隆恩!\"

随后蒙骜、蒙恬等将领也相继获封侯爵。

嬴政对王氏与蒙氏一视同仁。

\"李斯。

\"嬴政再次开口。

文官队列中立刻有人应声而出:\"臣在!\"

朝堂之上,秦王政肃然宣诏:\"廷尉李斯执掌秦律多年,克勤克慎,功不可没。

即日起擢升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辅佐寡人治理天下。

\"

李斯耳闻此言,胸中波澜骤起。

多年夙愿终得偿——自入仕以来,他所求者,正是这权倾朝野之位。

若非韩非横空出世,此刻相位本应非他莫属。

如今右相冯去疾、左相韩非并立朝堂,他只能位列三公。

然李斯心知,当年刺杀韩非未遂,本该万死,幸得韩非宽宥,秦王亦未深究。

能获此高位,已是意外之喜。

强抑澎湃心潮,李斯伏地顿首:\"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犬马之劳!\"

嬴政略一颔首:\"望卿勤勉王事,勿负寡人。

\"待李斯退至韩非身后,封赏仍在继续。

虽余者皆为陪衬,但加官进爵终是喜事,满朝称颂之声不绝。

唯嬴天衡百无聊赖——今日不仅作陪,更被父王所\"劫\"。

礼毕,嬴政垂询群臣。

一位老臣出列奏道:\"今四海归一,大王当继周室,称天子以正位!\"百官闻言,齐声附和。

嬴政却神色微沉:\"寡人不愿为天子。

\"此言令群臣愕然。

以秦王吞并六国之志,何以拒承至尊之位?

左相韩非适时进言:\"大王止兵戈之祸,开万世太平,功业远超商周圣王。

依臣之见···\"

“臣以为,‘天子’之称已无法匹配君上威仪,应该另立尊号。

白起紧接着附和:“相国所言极是。

君上平定六国,功勋远超三皇五帝,岂能与周天子同列?”

这番话让众臣恍然大悟——原来大王并非不愿更替尊号,而是觉得“天子”二字尚不足以彰显其威势,需一个更显赫的身份。

既已明白嬴政心意,众人自然要顺水推舟。

又一名臣子出列,恭敬道:“相国与武安君所言甚是。

君上之德业,夏商周历代君王皆无法比肩。

“臣建议,君上可效仿上古圣贤,以‘皇’或‘帝’为号!”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赞同:“确实如此,理应这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