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8章 带你们去捡漏去!(2 / 4)
“确实如此,”陈阳点头,“不过也有人花重金买了假货。”
“这里最有名的故事是,去年有个收藏家花了五万买了一件'汝窑'瓷器,结果拿去鉴定,发现是上个月刚出窑的现代仿品。”
冯·霍恩海姆夫人则保持着贵族般的优雅,但眼中也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她手持一柄精致的象牙折扇,偶尔轻点着某个感兴趣的摊位:“陈先生,这些地摊上的物件,与贵国博物馆中的藏品有何区别?”
“夫人你这问题......”陈阳笑呵呵的摇摇头,“博物馆中的藏品大多经过专家鉴定,来源清晰。而这里的物件鱼龙混杂,需要靠自己的眼力去分辨真伪。”
“有时候,一件看似普通的器物,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那如何分辨真假呢?”帕特西亚好奇地问。
“这就是学问所在了,”陈阳停下脚步,“首先要看胎质,真品的胎质通常更加细腻。其次要看釉色,不同朝代的釉色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器型和纹饰的演变规律。”
“听起来非常复杂,”冯·霍恩海姆夫人感叹,“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吧?”
“确实如此,”陈阳点头,“我们这里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资深藏家都是从年轻时就开始学习,经历过无数次的上当受骗,才练就了火眼金睛。”
他们沿着街道慢慢行走,陈阳不时停下脚步,为两位女士讲解一些有趣的物件。
在一个摊位前,他拿起一件青花小碗,看了一圈之后,又重新放回到了地上,起身一边向前走,一边跟两人说道,“比如刚才这件,摊主要价五百,但实际上是民国仿品,只值五十。”
“青花的发色,过于鲜艳,缺乏古代青花那种沉稳的韵味。”
“天啊,我完全看不出来,”帕特西亚诚实地说,“在我眼里都差不多。”
“这就是经验的重要性,”陈阳笑道,“古代的青料中含有天然的杂质,烧制后会呈现出自然的晕散效果,而现代的化学青料过于纯净,反而失去了那种天然的美感。”
在另一个摊位,陈阳又看上一块玉佩,拿在手里仔细看了一遍,随后又放下了,跟身边的帕特西亚说道,“那块玉佩看似普通,其实是清代中期的和田玉,价值在几十块左右。”
“玉佩上的包浆,经过数百年的把玩,已经形成了温润如脂的质感,非常不错。”
“太不可思议了!”帕特西亚感叹,“您真的像是一个探宝专家!”
“那你为什么不买下来?”帕特西亚最后还是发出了疑问。
陈阳耸了一下肩膀,“没什么意义,几十块买下来,也就能买个几百块,价值太少。捡漏,就是以小博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