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3 / 4)

加入书签

    外底部无釉露胎,胎质粗松,呈浅土黄色,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历史的见证。

    这梅瓶的构图疏密有致,绘画笔触自由洒脱,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视觉感受。这种小口、长腹的瓶型,即文献中提到的经瓶,属于盛酒器。辽、宋、金、元时期,南北各地的陶瓷窑都有烧造。

    “常老板,”老姚正小心翼翼地捧着梅瓶,目光流连于瓶身流畅的线条和精妙的纹饰,姓罗的老头踱步而来,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里似乎藏着某种试探的意味,他用手轻轻地叩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敲击着老姚的心弦,同时,他向老姚递了个眼神,那眼神意味深长,“您给我们说说这物件?”

    老姚听到这句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的话语,瞬间明白了姓罗的用意,他将手中的梅瓶轻轻地放回桌面。同时,他双臂环抱于胸前,目光转向陈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其他人也心领神会,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陈阳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气氛,这分明是在考量陈阳的真本事!

    此时此刻,老马和许汉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对陈阳的眼力深信不疑,这小小的梅瓶,自然难不倒他。

    陈阳缓缓地抬起眼皮,目光如炬,瞥了一眼姓罗的老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他伸手拿起梅瓶,眼神专注地审视着,“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在宋金交战之后,金人入主中原之后,整个金朝的文化,也是逐渐地汉化。当时的人们就特别推崇北宋文人的绘画,还有一些书法,所以说当时的人们,就用毛笔在瓷胎上面直接写字或者是画一些草,画一些花儿,画动物等等,这样逐渐地就形成了金代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技法——白地黑花。

    陈阳眯起眼睛,将梅瓶轻轻转动,仔细端详着瓶身上的纹饰,仿佛要看穿它背后的历史,“这件梅瓶非常开门,毫无疑问是磁州窑的杰作。”

    他停顿了一下,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瓶身,“古代磁州窑的制作,通常采用拉坯成型,然后再进行修胎。你们看,”说着,他将梅瓶举起,对着光线,“瓶身上,尤其是口沿和底部,这些细微的修胎痕迹清晰可见。”

    “口沿部分不够规整,底部看似平坦,实则充满了高低不平的凹坑。这种不完美,恰恰是当时磁州窑的独特风格,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窑口的重要特征。”

    他将梅瓶放回桌上,指着瓶身上的纹饰继续说道:“再来看它的绘画风格。线条粗犷,却充满了力量感,尤其是这些植物,栩栩如生,仿佛在瓶身上摇曳。这种豪放的笔触,正是金代磁州窑的典型特征。而且,这件梅瓶的品相极佳,几乎没有冲线或爆釉的瑕疵,实属难得。”

    说道这里,陈阳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磁州窑,及其影响下的众多窑口,如河南登封窑、当阳峪窑、山西大同窑、河津窑、长治窑等等,构成了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窑体系。它们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共同谱写了我国陶瓷史上的辉煌篇章。”

    他再次拿起梅瓶,指着瓶身上的纹饰,“当时的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