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乾隆爷的扳指(2 / 4)
忆和对古物的珍视。青玉扳指上,则刻着《高宗御制诗五集》卷九中的「信天主人自箴」诗,诗句警醒世人,寓意深刻。
两枚白玉扳指中,一枚阴刻勾云纹饰,纹路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般,充满了动感和韵律。另一枚则为刻御制诗画意扳指,其上雕刻着一幅生动的寒江独钓图: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端坐于江边山岩之上,凝视着水中的钓竿,神情专注,仿佛与世隔绝。远处,波光粼粼,江水荡漾,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老人身旁,山岩陡峭,以红色沁色巧妙地表现出来,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山间小路蜿蜒而上,古松苍翠,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画面空余处,刻着《高宗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二中的「题寒江独钓玉韘」诗,这首诗正是乾隆帝为这枚画意扳指所作,诗画相映成趣,更显珍贵。
赤皮青玉扳指,则在红色玉皮上阴刻勾云纹为底,其上四个开光中阳刻「八徵耄念」四字,笔力雄浑,寓意深刻。这枚扳指的制作,在清宫档案中有着明确的记载,更添其历史价值。
这套乾隆帝御用扳指,设计严谨,雕琢精细,令人爱不释手。而整个包装环环相扣,与七枚扳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堪称完美的组合,令人叹为观止。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相关记载
根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明确记载了这件剔红漆盒:剔红紫檀落花流水三鱼纹盖盒,内盛扳指七件,为乾隆皇帝随身珍爱之物,伴随他逾半甲子。
扳指,古代称之为「韘」(Shè),是射箭时套于射手右手拇指上,用以保护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在古代,唯有皇亲国戚、豪门贵族方可佩戴,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玉扳指更是帝王地位的象征,而这套扳指,无疑是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
叶辉一件件地欣赏着这些扳指,剔红漆盒与七枚扳指交相辉映,展现出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堪称难得一见的珍品。其雕工精细纯熟,波纹如丝,一刀剔下,不见败痕,展现出乾隆时期雕漆工艺的崭新风貌。这种风格一方面是受晚明嘉靖、万历雕漆风格之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乾隆时期造办处牙作中的南方刻竹名匠参与雕漆制作,从而把南方刻竹那种奇峭清新、精致细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有关。
“乖乖,这可是好物件!”叶辉拿起一枚扳指,对着灯光细细打量,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玉石,赞叹道,“这沁色,这手感,这雕工,啧啧啧,简直巧夺天工!”他将扳指凑近鼻子闻了闻,仿佛还能嗅到一丝淡淡的檀香味,“我说中桥先生,这石谷先生的眼力可真是毒辣啊!这可是乾隆皇帝的御制扳指,真品无疑!别说市面上了,像这种成套的,就算我们博物馆里也见不到啊!这放在任何一家博物馆,绝对是镇馆之宝级别的!”
中桥听到叶辉的赞叹,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喝了一口茶水,平静地说了一句:“石谷先生说了,如果叶少喜欢,就送给叶少了。”
叶辉听完后,放下手中的扳指,似笑非笑地看了中桥一眼,然后将所有扳指重新放回盒子里,盖好,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中桥先生,麻烦你回去转告石谷先生,他的好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