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乡土记忆(1 / 3)

加入书签

我们那地方有句老话:“夜路走多了,总要遇见火把。”意思是常在夜间行走的人,迟早会遇到不干净的东西。

乡下人管那些游荡的鬼火叫“鬼点火把”,据说那是亡魂在夜间点燃的灯笼,为的是引诱活人跟从。

我的故乡藏在黔北连绵的大山褶皱里,山高林密,村落稀疏。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在群山之间,连接着散落的寨子。

这些路白天走起来惬意——两旁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春夏绿得滴油,秋天金黄耀眼。可一到夜晚,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那是1998年的夏天,我刚满十六岁。暑假从县城中学回到村里,正赶上邻村讨亲办事放露天电影,放的是《黄飞鸿》。

我们几个半大小子约好了一起去看。那天傍晚,我胡乱吃了晚饭,跟母亲打了声招呼就要出门。

“早些回来,莫要走夜路。”母亲在灶屋门口叮嘱道,手里还拿着没摘完的青菜。

“晓得了,看完就回。”我应着,心里却笑她太过小心。我们这辈年轻人,早不信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鬼怪故事了。

从我们村到放电影的邻村,要走七八里山路,一半是田埂小道,一半穿行在松林里。那晚月光很好,银辉洒在梯田的水面上,泛着粼粼波光。田里的蛙声一阵接一阵,和着草丛里的虫鸣,倒像是为我们伴奏。

电影散场时已近午夜。同村的伙伴们有的早就回去了,有的打算在亲戚家借宿。我想起明天还要帮父亲下地干活,便决定独自回家。

“这么晚了,一个人走夜路不妥吧?”邻村的熟人问道。

“怕哪样,月亮明晃晃的,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我拍拍胸脯,借着电影带来的豪情,大步踏上了归途。

起初一段路,我哼着电影里的插曲,回想着一招一式的武打动作,走得轻松愉快。

月光将石板路照得发白,像一条银带缠绕在山间。路旁的竹林在微风里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晃动的影子,我并不觉得可怕,反倒有几分诗意。

走过田坝区,开始进入松林段。这里的树长得密,月光被茂密的松针切割得支离破碎,路上暗了许多。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了那点火光。

大约在百步开外,有一个火把在缓缓移动,火光稳定而柔和,不像普通的灯笼,更不像手电筒。火把离地约莫一人高,像是有人提着在走路。

我心里一喜,有同路人总是好的。便加快脚步想追上去。可奇怪的是,不管我走多快,那火把总保持着不变的距离。我慢下来,它似乎也慢下来。

“喂!前面的,等一等!”我喊道,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回荡。

火把没有任何反应,依旧不紧不慢地向前飘移。这时我才注意到一件事——我听不到任何脚步声。

山里夜静,若真有人在前头走路,跟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也能听到些声响。可除了自然的夜声,我什么也听不到。一股寒意顺着我的脊梁骨爬上来。

我停下脚步,火把也停了。它就悬在路中央,一动不动地燃烧着。我屏住呼吸,死死盯着那点光。它不是常见的橙黄色,而是一种偏青的白色,冷冰冰的,看着就让人发寒。

几分钟过去,火把还是一动不动。我心里发毛,不敢前进,可后退又要绕很远的路。这时我想起村里老人说过,若是夜路遇上怪事,最好躲到路边,等那东西先走。

我小心地翻过路旁的土坎,蹲在一棵大松树后面,偷偷观察那火把。就在这时,火把突然动了——它不是沿着路继续前进,而是径直向我飘来!

我吓得魂飞魄散,紧紧贴着树干,大气不敢出。火把飘到我刚才站的位置,停住了。它在空中悬浮着,缓缓转动,像是在寻找什么。借着那诡异的青光,我隐约看到火把下方并没有人提着它,它是自己在空中飘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