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庄稼人(3 / 4)
的手。
“以后天黑了,可不敢再走夜路了。”
母亲心有余悸。
那天晚上,父亲特意把大白牵进堂屋,让它睡在暖和的灶膛边。
母亲还破例,立刻煮了两个鸡蛋,又切了两片厚厚的、油光锃亮的腊肉,放在大白的破碗里,再舀上一些大白米饭。
“吃吧,大白,今天你是功臣。”
母亲柔声说。
大白看看碗里的好吃的,又看看我们,尾巴轻轻摇着,这才低头狼吞虎咽起来。
从那天起,大白在我家的地位明显不一样了。
它不再只是一条看家狗,更像是我们家的一份子。
每天的饭食里,除了饭和菜,固定多了一个煮鸡蛋和两片腊肉。
天气冷的晚上,它被允许进屋睡。
甚至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它也会趴在桌边,虽然不会上桌,但父亲或者我会时不时夹块肉骨头扔给它。
它依旧是那个忠诚的跟班。
春天,我们下田插秧,它就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偶尔追一只蝴蝶,或者对着水里的倒影汪汪叫。
夏天,我们锄草,它就找个树荫趴着,吐着舌头看我们干活。
秋天,收获的季节最忙,它跟着我们早出晚归,在装满稻谷的板车旁跑前跑后的帮忙。
冬天,农闲了,它陪着我上山砍柴,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梅花状的脚印。
我最喜欢的是傍晚。
夕阳像个巨大的咸蛋黄,缓缓沉下山脊,把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锦缎。
田里的水映着霞光,亮晶晶的。
村子里炊烟四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饭和炒菜的香味。
我们扛着锄头,背着背篓,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子走在回家的土路上。
大白总是跑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望望,等我们跟上。
它的白毛在夕阳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却充满了恬静和安稳。
奶奶坐在门槛上剥豆子,母亲在灶房里忙碌,父亲在院子里修理农具,我和大白在院子里追逐嬉闹。
这一切,都成了我记忆里最温暖的乡村图景。
只是,偶尔,在某个特别黑的夜晚,看到远处山峦的黑影,我还是会想起那个眼睛闪着绿光的白狐,心里掠过一丝寒意。
而大白,似乎也从未忘记,每当夜幕降临,它守夜时会更加警惕。
时光就像村口那条小河,悄无声息地流淌。
十五年,一晃就过去了。
我成了家,也像父辈一样,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守着这片土地春种秋收。
前年冬天,奶奶在一个睡梦里安详地走了,没受什么罪。
大白在奶奶去世后几个月也走了,它是老死的,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它就趴在那棵它最喜欢的枣树下,静静地停止了呼吸,就像睡着了一样。
我们把它埋在了后山,奶奶坟茔的旁边。
他们说,狗的一生只有十几年。
大白用它的一生,守护了我们这个家。
这天傍晚,我又一次来到后山。
暮色四合,远处的山峦渐渐模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黛青色。
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给奶奶和大白的坟头草染上了一点暖意。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田野里稻禾即将成熟的青涩气息。
我站在两座紧挨着的土坟前,坟上已经长满了青草。
脑海里,十几年前那个惊魂的夜晚,和之后无数个平静温馨的黄昏,交织在一起。
那个邪门诡异的白狐,那双冰冷的绿色眼睛,那份几乎凝结空气的恐惧,真实地生过。
而大白英勇的扑咬,它受伤后的呜咽,奶奶颤抖却坚定的挥舞火把,父母如释重负的感激,还有那些年里,每一个晨昏,它陪伴我们走过的田埂小路,那些弥漫着炊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