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煞神(1 / 3)
李家坳藏在群山里,一条清溪穿村而过,溪边老柳垂垂,夏日里浓荫匝地。稻田青黄相接时,远望如一块块斑斓的织锦铺展在山间平地上。炊烟从黑瓦屋顶袅袅升起,散入暮霭之中,空气中飘着柴火和饭菜的混合香气。
李老爷子是在谷雨前一天走的,享年八十三,在村里算是喜丧。老人平日身子硬朗,那日午后还在溪边柳树下与人下棋,晚间喝了一碗小米粥,睡下便再没醒来,走得安详。
丧事按老规矩办,停灵三日后入土为安。下葬那天,全村人都来送行,孝子贤孙披麻戴孝,队伍排了老长。纸钱撒了一路,唢呐声在山谷间回荡,既悲怆又带着某种释然——老人高寿无疾而终,是修来的福分。
唯独村东头的赵半仙蹙着眉头,在坟前掐指算了又算,脸色渐渐凝重。
傍晚时分,帮忙的乡亲陆续散去,只剩下李家直系亲属围坐在老宅堂屋。赵半仙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老三,你爹的回煞日,有些蹊跷。”
李老三抬起头,眼里布满血丝:“半仙,咋说?”
“按老规矩,人死后魂气离体,然受天地引力所牵,必于某日某时返归故宅。通常是在死后第七日,然我方才推算,老爷子回煞不在七日后,而在明晚子时。”
满座皆惊。李老三的媳妇手里的茶杯咣当一声落在桌上:“明晚?这才刚下葬啊!”
“更不寻常的是,”赵半仙压低了声音,“非是寻常回煞,乃是‘重煞’,极凶极厉。明晚子时,老爷子魂归故里,然非为探望,实为索命。”
堂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得窗外风声簌簌。
“怎会如此?我爹平生与人为善,怎会...”李老三声音发颤。
赵半仙摇头:“非关善恶。老爷子乃无疾而终,阳寿本当未尽,是被强拘而去。这般横死,怨气最深,回煞时最为凶险。你们需得早做准备。”
“准备啥?”李老三的大儿子颤声问。
“明日日落前,所有亲眷须得离家,门窗紧闭,却不得上锁。堂屋需设供桌,摆三牲酒礼,点燃长明灯。切记,屋内不可藏人,更不可窥视。待子时过,煞神离去,方可返回。”
李老三的小女儿小声问:“若是...若是偷看了呢?”
赵半仙面色一沉:“煞神现形,非凡人所能直视。轻则疯癫,重则丧命。更恐被其带走,永世不得超生。”
一番话说得众人脊背发凉。
次日傍晚,天色尚未全暗,李家大宅便已空无一人。亲眷们遵照嘱咐,早早避到邻村亲戚家去了。偌大的老宅寂静无声,唯有堂屋中央的供桌上,一盏长明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晕。
供桌上摆着猪头、公鸡和鲤鱼,三杯白酒列于前,一双筷子端放碗旁,恰如侍奉生人。按照赵半仙的吩咐,从门口到供桌一路撒了层薄薄的香灰,说是可验鬼神踪迹。
李老三一家人躲在邻村,坐立难安。夜渐深,李老三的大儿子李建国忽然站起身:“我得回去看看。”
“疯了你!”他媳妇拉住他,“赵半仙咋说的?忘了?”
“那是我爷爷,”李建国似乎着了魔,“就算真是煞神,还能害自己亲孙子不成?我就远远瞧一眼,确认没事就回来。”
众人劝阻不住,李建国执意溜出了门。
夜路难行,李建国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赶。山风呼啸,吹得路边竹林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人影在暗处晃动。他心里发毛,却不肯回头。
将近老宅,他熄了手电,借着月光摸到屋后,躲在了平日里堆放柴火的棚子里。这里有个缝隙,正好能瞥见堂屋情景。
子时将至,万籁俱寂。
忽然,李家养的看门老黄狗不安地呜咽起来,声音里满是恐惧。接着,村里所有的狗都开始狂吠,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宁静。不过片刻,吠声又突兀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