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灵堂的白烛 烧出半根人的手指骨(4 / 5)

加入书签

又白,皮肤皱巴巴的,贴在骨头上,眼睛是两个黑洞,没有眼球,鼻子和嘴巴都烂得不成样子,露出里面的骨头,嘴角还挂着黑红色的血渍。

我们吓得往后退,有人尖叫起来。

那人却没动,只是咧开嘴,像是在笑,然后,他抬起手,手里拿着一根白烛,烛芯是黑的,烛身上缠着细红绳,烛火里,赫然裹着半根手指骨。

“这烛……是用死人的骨头做的……”

刘先生的声音颤,“他把死人的骨头磨成粉,混在蜡里,做了这些烛……”

那人突然站了起来,朝着我们扑过来。

我们吓得转身就跑,跑出纸扎铺,连滚带爬地往村里跑。

身后,传来那人的笑声,尖细又诡异,像指甲刮在木板上,听得人头皮麻。

回到村里,我们把事情告诉了老支书。

老支书赶紧报了警,可等警察来的时候,镇上的纸扎铺已经烧了,只剩下一堆黑灰,火盆里的白烛也烧成了灰烬,那具“张老板”

的尸体也不见了,只在地上留下一滩黑红色的血渍,还有几根白森森的骨头。

警察查了半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可村里的怪事,却没停。

孙二愣子死后的第二天,灵堂里的另一根白烛也出了怪事。

那天晚上,守灵的村民突然听见烛火“滋滋”

响,抬头一看,那根白烛的烛火也变成了青绿色,烛油顺着烛身往下流,暗红色的,像血。

没过一会儿,烛火里也裹着半根手指骨,跟之前那根一模一样,指节处也有一道裂痕。

守灵的村民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在灵堂待着,全都跑回了家。

老支书没办法,只能请了个道士来。

道士来了之后,围着灵堂转了一圈,又看了看那根白烛,脸色凝重:“这是凶煞,是有人用死人的怨气做的烛,用来害人的。

那李寡妇,怕是死得冤,她的怨气附在烛上,要找害她的人报仇。”

道士在灵堂里摆了法坛,烧了符纸,念了咒语,又用桃木剑挑断了白烛上的红绳,把那根白烛扔进了火盆里。

烛火烧得更旺了,青绿色的火苗窜得老高,出“滋滋”

的声响,还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声,凄厉又哀怨,听得人心里紧。

烧完烛,道士又在棺材前摆了三碗清水,插了三炷香,说要度李寡妇的亡魂。

香烧到一半,突然“啪”

地断了一根,道士脸色一变:“不好,她的怨气太重,度不了,还得找那害她的人。”

可谁是害李寡妇的人呢?孙二愣子已经死了,纸扎铺老板也没了踪影。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去年冬天,我偷枣时摔了腿,李寡妇给我包伤口,我看见她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红布包,里面好像是个存折。

当时我问她是什么,她只是笑了笑,没说。

后来我听我妈说,李寡妇年轻的时候嫁过一个当兵的,丈夫牺牲了,给她留了笔抚恤金,她一直没动,存了几十年。

孙二愣子会不会是为了那笔抚恤金,才害死李寡妇的?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道士和老支书。

道士想了想,说:“去李寡妇的老瓦房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我们一行人来到李寡妇的老瓦房,推开房门,一股霉味儿和腐烂味儿混在一起,扑面而来。

屋里的东西都没动,还是她生前的样子,床头柜上,那个红布包还在。

老支书走过去,打开红布包——里面果然有个存折,还有一张纸条。

存折上的余额有五万多块,是李寡妇这些年攒的钱,还有她丈夫的抚恤金。

纸条上是李寡妇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我死了之后,钱都给村东头的妮儿(就是我),她是个好孩子,我没儿没女,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