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相框背后的褪色血字》(6 / 12)
林墨冲进卧室,反手锁上门。两人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能清晰听到客厅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还有女人若有若无的啜泣声。
“它进来了……”林墨的声音发颤,“刚才镜中它的手腕上,有个梅花胎记!和照片上女人的胎记一模一样!”
卧室的台灯突然闪烁起来,光影交错间,墙壁上浮现出奇怪的水渍。水渍慢慢汇聚成字,正是那个褪色的“怨”字,只是这次旁边多了两个字:“还我”。
第五章:老宅秘闻
整整一夜,林墨和王磊都缩在卧室不敢出去。直到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客厅的异响才渐渐消失。两人壮着胆子打开门,发现穿衣镜已经碎裂成蛛网,地上的玻璃碎片里混着几根乌黑的长发。
“必须去老宅找线索。”王磊用镊子夹起长发装进证物袋,“灵体的记忆会附着在旧居,说不定能找到当年的真相。”
再次来到外婆的老宅,阳光却驱不散院里的阴冷。林墨推开卧室门,床头柜的抽屉半开着,里面露出个蓝色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本线装日记,纸页已经泛黄发脆。
“这是外婆的日记?”林墨翻开第一页,娟秀的字迹写着:“民国三十六年冬,阿姐把最喜欢的珍珠相框送给我,说等她嫁人就挂在新房里。”
日记断断续续记录着姐妹俩的生活:阿姐名叫苏晚,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绣娘;1947年春,苏晚认识了商人张先生,两人很快订婚;同年秋,苏晚发现张先生已有家室,争执中被推倒撞到桌角,额头流血滴在了相框上。
“她用血写了‘怨’字!”林墨指着日记里的插画,相框背面赫然画着那个血字,“后来苏晚被张先生锁在老宅,一场大火烧了房子,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
日记最后一页被烧得残缺不全,只剩下几个字:“阿姐没死,在镜子里……等我”。
“所以外婆一直知道姐姐没死?”王磊恍然大悟,“苏晚的怨气来自被背叛和焚烧之痛,她的灵体被困在镜子里,靠相框里的血迹维持形态。”
这时,客厅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两人跑出去,看到一个穿中山装的老者正在翻外婆的遗物,手里拿着和日记里一模一样的珍珠相框残片。
“你是谁?”林墨厉声质问。
老者转过身,脸上满是皱纹,眼眶通红:“我是张景明的孙子,来找当年的真相。”他从怀里掏出封信,“这是爷爷临终前交我的,说他当年没放火,是苏晚小姐自己锁了门……”
信里写着惊人的真相:苏晚发现自己怀孕后,不愿破坏张先生的家庭,选择留在老宅。1947年冬夜,她在镜前梳妆时,烛台被风吹倒引燃窗帘,她为了保护未出生的孩子,用身体挡住火舌,最终和孩子一起葬身火海。相框上的血字,是她临终前用血写的“愿”字,希望孩子能平安,却被烧得只剩“怨”字。
“原来不是怨恨,是心愿……”林墨的声音哽咽了,“外婆把相框藏起来,是怕姐姐的灵体不安。”
第六章:血字归真
老者走后,老宅里突然刮起一阵暖风。客厅的穿衣镜自动复原,镜中映出苏晚的身影,这次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腹部微微隆起。
“她在等我们完成她的心愿。”王磊看着镜中人影,“灵体执念不散,是因为心愿未了。”
林墨想起日记里苏晚最爱的绣品,跑到阁楼翻出一个樟木箱。箱子里放着件未完成的婴儿肚兜,上面绣着半朵梅花。他拿起绣花针,按照日记里的图样继续绣下去。
当最后一针落下,肚兜上的梅花突然泛起红光。镜面里的苏晚轻轻抚摸腹部,身影渐渐变得透明。镜面上的水渍重新汇聚,褪色的“怨”字慢慢舒展,最后变成完整的“愿”字。
“谢谢你们……”镜中传来温柔的女声,苏晚的身影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晨光中。相框背面的血字彻底褪去,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