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6 / 15)
信笺。这张信纸比其他的更粗糙,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在极度慌乱中写的:
“他们不是日本人,是汉奸。父亲不肯和他们合作运鸦片,他们放火烧了房子……阿远送我的玉簪掉在火场了,我找了好久……箱子里有他们的账本,藏在旗袍夹层里……若有人捡到,替我交给军统的人……”
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墨痕,像是写字的人突然倒下了。林默拿着信笺的手抑制不住地发抖,原来那场火灾不是意外,而是汉奸的报复!婉清到死都在想着把证据交出去,她的执念竟然深到跨越近百年,还在守护这个秘密。
他立刻翻出那件月白色旗袍,手指抚过领口的缠枝莲纹样。按照信里的提示,他小心翼翼地拆开旗袍内侧的缝线,果然摸到一块硬硬的东西。他屏住呼吸,从夹层里抽出一叠泛黄的纸,上面用毛笔字记录着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数字,还有几处标注着“烟土”“码头”“军火”的字样。
这就是婉清拼死藏起来的账本!林默看着上面的内容,后背阵阵发凉。这些名字里,有几个在他查资料时见过,都是当时上海商界的名流,没想到竟然和汉奸勾结,干着卖国求荣的勾当。
就在他专注于账本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阴冷的风。他猛地回头,看到苏婉清的鬼魂就站在书桌旁,脸色比上次更苍白,眼神却多了一丝急切。她伸出手,指向窗外的方向,嘴唇无声地动着,像是在说“快去找”。
林默恍然大悟,婉清不仅想让他揭露汉奸的罪行,还在指引他寻找某样东西。结合梦里她提到的玉簪,难道那支玉簪还藏着什么秘密?
他立刻上网搜索关于苏家老宅的信息。资料显示,苏家当年的别墅位于现在的静安区,火灾后地皮被政府收回,后来在原址上建了一栋居民楼。林默决定明天就去那里看看,也许能找到关于玉簪的线索。
当天晚上,林默把账本和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一个铁盒子里锁起来。他看着那个安静的行李箱,第一次没有感到恐惧,反而觉得里面藏着的不仅是悲伤,还有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临睡前,他又听到了行李箱里的声音,这次不再是啜泣,而是一阵轻柔的丝绸摩擦声,像是有人在无声地致谢。林默对着箱子轻声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完成心愿。”
黑暗中,仿佛有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带着释然的暖意,消散在空气中。
第四章:老宅的痕迹
第二天一早,林默带着地图和笔记本,按地址找到了苏家老宅的旧址。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热闹的居民区,灰色的居民楼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很难想象八十年前这里曾有过一座精致的别墅。
他在小区里转了一圈,试图找到些旧痕迹,可眼前的景象全是现代的样子,连一棵老树都没有留下。林默有些失望,正准备找个老人问问情况,却注意到小区角落有一间破旧的传达室,门口挂着“小区管理处”的牌子。
传达室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林默走过去,客气地问:“大爷您好,我想问问这里以前是不是有栋苏姓人家的别墅?”
老大爷抬起头,打量了他一眼:“苏家人?你问这个干嘛?”
“我是个写历史题材的作者,在查一些旧事。”林默半真半假地解释道,“听说这里以前发生过火灾?”
老大爷叹了口气,放下报纸:“是啊,老早的事了。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这里原来有栋大别墅,住着个姓苏的老板,家里可有钱了。后来不知怎么着,一把火烧没了,全家人都没了……”
“您知道火灾是怎么引起的吗?”林默追问。
“说是不小心走水,”老大爷摇摇头,“不过也有人说是得罪了人,被人放的火。那时候兵荒马乱的,谁也说不清。”他顿了顿,指着小区中央的花坛,“要说老东西,就剩下那片花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