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绣鞋怨》(3 / 13)
未见过这种符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她又翻看了一下木盒,发现盒子底部刻着一行小字,字迹模糊不清,她费了好大的劲才辨认出几个字:“光绪年间,赠予……”后面的字已经磨损得看不清了。
光绪年间?这么说这双绣鞋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可为什么看起来还这么新?沈清辞心里充满了疑惑。
她把绣鞋放回木盒,锁好抽屉,决定去镇上找些关于这座老宅的资料。她记得刘婆婆说过祖父在镇上住了大半辈子,或许镇上的老人会知道些什么。
沈清辞锁好老宅的门,沿着巷子往外走。雨后的青石镇空气清新,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镇上的居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开门做生意,有的在街边闲聊,一派祥和的景象。
她走到巷口,看到刘婆婆正在自家门口择菜。沈清辞走过去,笑着打招呼:“刘婆婆,早上好。”
刘婆婆抬起头,看到是她,笑着说:“姑娘,早上好,昨晚睡得怎么样?”
沈清辞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不太好,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对了刘婆婆,我想问您一下,您知道这座老宅以前的主人是谁吗?”
刘婆婆放下手里的菜,想了想说:“具体是谁我也不太清楚,只听老辈人说以前是户姓张的官宦人家,后来不知犯了什么事,被抄了家,家里人也都不知所踪了。那之后这宅子就荒了,直到你祖父买下它。”
“姓张的官宦人家?”沈清辞若有所思,“那您知道这家人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吗?”
刘婆婆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就算有什么东西也早就没了。怎么了姑娘,你是不是在宅子里发现什么了?”
沈清辞想了想,还是把发现红绣鞋的事告诉了刘婆婆。
刘婆婆听完,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拉着沈清辞的手紧张地说:“姑娘,你怎么能碰那东西!那绣鞋邪门得很!”
沈清辞吓了一跳:“刘婆婆,这绣鞋怎么了?”
“唉,说起来话长。”刘婆婆叹了口气,“据说当年张家有个女儿,长得貌美如花,却偏偏爱上了一个穷书生。张家父母坚决反对这门亲事,把女儿关在家里,逼着她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官二代。可那女儿性子刚烈,宁死不从,最后在新婚之夜穿着红嫁衣,戴着红盖头,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而她脚上穿的,就是一双红绣鞋。”
沈清辞听得心惊肉跳:“您是说,我找到的那双绣鞋,就是那个张家女儿的?”
刘婆婆点了点头:“很有可能。老辈人都说,那张家女儿死得冤,怨气太重,化作了厉鬼,一直徘徊在老宅里。而那双红绣鞋,就是她的执念所在,谁碰了谁就会倒霉。”
沈清辞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她想起昨晚听到的哭声,难道真的是那个张家女儿的鬼魂在哭?
“那后来呢?这宅子荒了之后,就没人再住过吗?”沈清辞追问。
“也不是,中间也有几户人家想买下这宅子,可住进去没多久就出事了。有的家里人生了怪病,有的半夜听到哭声吓得连夜搬走了,久而久之,就没人敢碰这宅子了,直到你祖父出现。”刘婆婆说,“你祖父当年买下这宅子时,镇上的人都劝他不要买,可他不听,还说自己不信邪。没想到他住了这么多年,倒也没出什么大事,只是宅子里偶尔还是会有些怪事发生。”
沈清辞心里更加不安了,她看着刘婆婆,认真地说:“刘婆婆,我想知道更多关于张家女儿和这双绣鞋的事,您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吗?”
刘婆婆想了想说:“镇上有个老茶馆,里面有个说书先生,他肚子里有很多关于青石镇的老故事,或许他会知道些什么。你可以去问问他。”
沈清辞谢过刘婆婆,按照她指的方向找到了老茶馆。茶馆里人不多,几个老人坐在那里喝茶聊天。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