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征北将军建幕府,打穿河西无敌手。(1 / 7)
战争神话的制造是需要各国宣传部门不断地进行渲染和传播的。
在缺乏通讯工具的古代,唯一能依仗的便是文人的笔杆子。
如何有效的夸耀己方战果,贬低敌军战绩,对于在邺城豢养着大量文人团的曹氏来说,属于是熟能生巧之事。
刘升之在金城郡赢得的那一场大胜,足以让他进入汉末民族英雄之林,这一战是无法完全从魏国史书中抹除的。
但是,如何去书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这个问题,落到了魏国太史丞许芝的头上。
案牍上,灯火缥缈。
愁白了头发的中年男子竟迟迟不敢下笔。
刚写了几个字,又觉得大为不妥,只得拔出刻刀,将竹简上的字迹全都削去。
“刘升之啊刘升之,你说,老夫该怎么写”
“唉河西胡人可是魏王招来的,你跟谁作对不好,非要跟魏王作对”
“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去死吗”
“现在好了,老夫若写魏王输了,大魏颜面无存,老夫一家也不用活了。”
“写你没赢卢水胡总不能自行溃败吧”
许芝仰天长叹,曲笔容易写,但直笔写史书却要历经千难万险啊
“这世上史家能有几個董狐呢”
“青史,也不过是任由胜者打扮的妇人耳。”
许芝自嘲般的笑了笑“千百年后,世人若是还能在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老夫的名字,老夫也该庆幸了。”
事实上,许芝的确是留下了名字。
不过,记载他的记录,却让此人看起来只是个专为曹魏政权梳理谶纬中大魏代汉之说的跳梁小丑罢了。
念及,如何记录令居之战事。
许芝思索了半夜,才敢下笔。
精通经史子集的文人墨客们,只需在经卷上少写几个字,或者多写几个字,这场战役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如,将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归结于金城太守苏则。
或者着重描写王平、张嶷在金城障的战果,对主将刘升之一笔略过。
再者,将刘升之的军队数量翻上好几倍,减少、甚至不写他击败了多少人
如此,后世不谙此道的小年轻们,一看到刘升之的战绩,却也觉得不过尔尔。
“建安二十一年,仲夏,蜀中米贼,寇雍州境,卷河湟,兵势极盛。”
“汉张掖属国兵南击金城。”
“叛将苏则,遣王平、张嶷等据金城障。”
“汉军,不克,还。”
完美的措辞啊
许芝都为自己熬了一夜才写出来的杰作,感到无比满意。
令居之战有吧
参战的人员有吧
战争的结果没改变吧
就稍稍改动几个字,卢水胡就成了拯救汉朝的王师。
刘升之这个人就完全不存在了。
就算有人知道这场仗是刘升之打的,又能如何,战果可是记载着,属国兵没打赢,跑了。
大魏输了吗
没有,是汉朝属国兵打不赢贼寇,而且敌人兵势极盛,就算打输了跟我大魏有什么关系
“来人,将此卷存入兰台,用书帙包好,别受潮了。”
“副本,送给魏王检阅。”
下人拱手而退“唯。”
相比较魏国这边的记录。
刘备此次的宣传,就显得克制了很多。
因为刘升之打烂卢水胡,是个证据确凿的事实。
基本没有什么需要润色的部分了。
“护军,你看看啊。”
“这是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