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万骑争锋闪电战!敌兵睁眼在黄泉!(2 / 7)

加入书签

>

当地的老人,已给刘云送来了胡饼和肉汤。

刘云也没多心,一一赠送了些随军的物品,以作补偿。

刘云观他们的外貌和口音,既不像是凉州羌胡,也不完全像是汉人,民族混杂的成分已经相当明显了。

一个老人用不太熟练的汉代通话告诉他。

他们的祖先是河西塞外的鲜卑,已经在这里生存了上百年了。

只不过自从中原大乱过后,汉朝对边塞的统治力,聊胜于无。

各种游牧大部落尽数涌入河西走廊,鹯阴县原本的百姓早都已经迁走完了,剩下的就是这些混血的百姓。

就比如这个老人,他以前是鲜卑没鹿回部的部落民。

自称是东汉大鸿胪窦章之孙。

更远古的曾祖是东汉开国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窦融。

刘云听到这话,不置可否。

对大汉北部的民族混血情况也无心探究。

汉末以后河西30年不闻汉家政令,常年诸侯乱战,割据争雄。

各地的羌胡和汉人混杂,本就让凉州的民族成分变得异常复杂,若要细究起来,谁也说不清。

光是这丝绸之路的北线的一个小县,还没到武威郡治。

刘云光凭外貌就已经看不出来这里的百姓到底是什么民族了。

“窦公,从这里再向北走,可有水源补给”

老牧民告诉刘云“将军,沿着鹯阴河北上,再走个几十里路便能到水风丰美的媪围县。”

“过了媪围县,补给近乎断绝。”

和马云禄说得一样。

过了乌鞘岭,风沙侵蚀加剧,汉末的气候条件又比之西汉更差。

以前河西汉塞北部的那些旧城据点,已经尽数为沙漠所吞没。

居延置、里、小张掖,这些地方都已消失不见。

若是能沿着大漠和乌鞘岭的边缘行走,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零星的泉水。

“谢过窦公。”

刘云匆匆吃过肉汤,旋即下令全军在县外五里扎营安歇,与民秋毫无犯。

刘云只裹着一件毛毯,席地而卧,牧民们邀请他去县城中歇息,他也不愿。

句扶不解道“将军,为啥不去啊”

“卧榻、胡床岂不比草地睡着舒服。”

刘云笑道“鹯阴县和媪围县是武威东部,为数不多的能看到绿植覆盖的地方,再往北走,基本上就是大片的风沙大幕了。”

“好好珍惜柔软的草地吧,得先适应环境。”

“说不准,明天你就得睡沙地了。”

句扶恍然大悟,连忙卷着毛毡,倒头就睡。

睡前还连连饮水,生怕半道上渴死。

是也,夜色宁静。

夜空中一轮弯月高悬。

皎洁月光下。

正在巡营的刘云,走到战马身旁,伸手给战马喂草。

骑兵的马,可不是什么草都吃,一般的马草有茭、刍、藁、麦、豆、粟。

精良的战马还要吃苜蓿这种源自西域的优良牧草才能维持体格。

和盐类一样,草料是随军后勤的战略物资。

除此之外,偶尔还得配备精粮,否则马匹长途奔袭,还会生病掉膘。

在气候极端不稳定,粮作物大量减产的东汉。

实际上,百姓和一些低级军官们吃的,也都是豆、麦之属。

曾经被士族们看不起的麦饭,从哭丧时孝子们居家表演清廉的道具,在消费降级后,变成了一些权贵也没得挑剔的粮食,属实是讽刺拉满了。

“这匹马好像跟你很久了。”

揉着朦胧双眼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