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华夷之辩,进位飞将军!汉家义从,踏破凉州路!(4 / 8)

加入书签

军,为何要与羌人为伍徒增累赘而已。”

如今胡汉军队混编,汉民有此疑问,到也在情理之中。

在春日大雪下,即将翻越一片冰寒的西倾山,将士们看不到希望,对陌生的环境便会越发畏惧。

尤其是五部飞军,归附不久,必须加强他们的凝聚力。

这涉及到军队精神领域建设的问题,绝不能疏忽。

“孟起将军,不必前行,下令扎营造饭。”

“留各部羌帅用饭。”

马超点头称是。

很快,炊烟升起,将士们见到热食,方才停下驻足。

刘云不自觉的走到雪坡之上,身后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

他俯瞰麾下正在享食的将士。

这一群身穿绛甲的汉家儿郎,无论是鬼卒还是羌人,都是大汉的臣民。

都是汉家的将士。

汉是一个符号,一个文化概念。

在五胡乱华以前,凡是臣服于汉庭的羌胡,他们就是毫无争议的汉民。

汉政权对待作乱的国内羌胡,乃视为叛乱,而非外战。

所以朝廷中始终有安抚和镇杀两种政策。

曹魏走的是段颎斩尽杀绝的老路。

蜀汉走的是张奂招揽安抚的战略。

很显然,历史上蜀汉的战略,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成果。

刘云在山巅望向将士,大声问道“诸将,自古便有华夷之辩,试问,何者为华,何者为夷”

无人能答。

刘云又说道。

“西羌,出自三苗,姜姓之本也,故,羌汉本同源,戎狄亦同亲。”

“诸羌即是中夏之苗裔。”

“春秋以居中原,服王化者为华,不服王化者为夷。夷夏之国,以是否知礼仪而分。”

“此乃古人之语,但我不这么认为。”

熟悉羌语的向导们互相转述着刘云的话。

山坡下的羌人们虽然听不太懂刘云的意思,但是能从他慷慨激昂的语气中,听出他激动地情绪。

“云以为,汉秉威信,总率万国,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凡天下之民,皆为汉臣。”

“凡万里之国,皆为汉藩。”

“往昔凉州,自称羌乱者,多杂汉人豪帅,镇压羌乱者,多是义从羌兵,如此观之,何有夷狄之名”

“韩遂、宋健可算汉人湟中义从,可算羌人”

凉州羌汉混杂,无人能说的清。

羌与汉一样,也是个文化符号。

生存在汉、藏之间的各部落,就被称为羌。

“大禹兴于西羌,后羌国世为周邦。”

“朝代陵替,自孝武皇帝后,万国归汉。只要心中向汉,人人皆是汉民,愿意为大汉守疆卫土,人人皆是汉将。”

“何来华夷之别”

马超听闻此言,心中震动,环顾四周,羌人们窃窃私语。

鬼卒们各有议论。

这等离经叛道的诠释华夷的话语,众人皆是第一次听见,有人仍然不为触动。

只是当众人把目光望向高台之上的刘云之时。

他接下来的发言,越发的将众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此去凉州,莪知晓路途艰难,不少人都会丧失锐气,意志消沉。”

“可你们想想,四百年来,戍守在这片土地上的汉家儿郎,何等艰难。他们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求富贵,只为守住西土。纵使那朝中朱门权贵,一退再退。可只要汉家旌节仍在,只要汉家气魄仍在。”

“凉州、西域都终能归于汉家”

“这不是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