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老友重聚,顶级设备(2 / 3)
渊,忽然笑道:“太渊兄,以你的本事,不会真的可以永葆青春吧?”
太渊坦然点头:“确实可以。”
徐婠贞和两个孩子都笑了,只当是玩笑话,唯有钱玄同眼神一凛,因为他当初在武英殿可是亲眼目睹太渊那非凡的本事。
钱玄同低声叮嘱:“太渊兄,这话以后可别在外人面前说,小心引来麻烦。”
太渊笑:“德潜兄,这并没有什么忌讳。外国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最新研究说,人的理论寿命应该是一百二十岁到一百五十岁,只是大多人没活到罢了。”
一席话惊得四人怔在当场。
钱玄同喃喃道:“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一百五十岁?真的假的?”
他毕竟不是研究医学的,也无法得知那些最近的研究数据。
太渊缓缓道:“对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因为生计所迫,终日奔波劳碌,损性耗命,年过五十,甚至有的人年过四十就开始衰老。”
“但对于懂得养性延命的人来说,六十岁不过是刚到中年,还远没有步入晚年,如果他在五六十岁就死了,完全可以算是英年早逝。”
钱玄同咋舌:“英年早逝啊……”
太渊继续道:“道理其实很简单,人通过肉身的锻炼,可以延缓骨骼内脏的衰老,增强细胞活力,而通过心灵的修行,再度可以益寿延年,人的心胸若是豁达,寿命必定会长,衰老也会延缓。”
徐婠贞忍不住追问:“太渊先生,那怎么可以活到您说的那个理论寿命啊?”
钱玄同瞪了自己妻子一眼:“婠贞!”
太渊摆摆手道:“德潜兄,无碍,这不是什么隐秘,古人丹书里早有记载,无非“还精补脑”罢了。”
钱玄同愣了愣道:“这么简单?”
他博览群书,这几年由于练了拳,也看了一些古代丹书,懂得“还精补脑”的意思。
太渊淡淡笑道:“简单?自古以来,读圣贤书者如繁星,成一代文宗者几何?立言立德成圣贤者又有几人?”
钱玄同默默点头。
修行不同于其他,重在躬行实践,真假虚实,唯有自身最是明白。不是旁人尊称一声大师,便真成了大师。
归根结底,不外乎一个“诚”字。
然后,钱玄同说到了拼音和字典的推广情况,虽然无法得到全国的具体数据,但街头巷尾,可以明显发现百姓们的识字情况变好了。
说到此处,他满面红光,酒也一杯接一杯地饮,最后竟是酩酊大醉。
太渊无奈地笑了笑,背起钱玄同,送他们回了家。
…………
接下来几日,得知太渊归来的消息,蔡孑民、黄侃、李守常等故交陆续抽空前来拜访。
小院里茶香袅袅,众人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言谈间,蔡孑民关切地问起太渊今后的打算。
“太渊先生,可还有意回北大任教?校内同仁都盼着你回来。“
太渊笑着摇了摇头:“蔡先生美意,我心领了。”
“不过,我倒有件事想跟蔡先生你说,这三年在国外游历,我顺便买了一批理科设备,算得是目前世界先进水平,打算捐赠给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学校。设备还在路上,大概两天后就能到。“
蔡孑民闻言,眼中闪过惊喜:“世界顶尖的设备?“
“是物理实验用的还是化学分析用的?我们北大的理科实验室,设备早就跟不上了,教授们上课都得靠画图演示。”
“都有,涵盖物理、化学、生物还有医学。”太渊淡淡一笑,“眼前还算先进,不过科技技术迭代快,日新月异,再过几年就难说了。”
蔡孑民激动得直点头,站起身对着太渊拱了拱手:“太渊先生,我代表全体北大师生,先谢过先生的义举了。”
“蔡先生可别只说北大。”太渊打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