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若有若无的对立(1 / 2)

加入书签

哪怕是李默,也觉得这话里面含有机锋。

李默原本自己前往天水市,只不过是因为有些人,不希望自己继续待在农业农村厅而已。

可是联系路上程昊友所说的话,省里面看重自己的闯劲。

而来到天水市之后,现在说的这番话,强调自己能打破壁垒、进行系统性创新。

这似乎都是暗示,省里面让李默过来,恐怕不是简单地让他过渡,镀一层金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就是省里面对天水市不大满意。

而让李默过来,就是想要看看天水市能不能有些好的变化。

关键这个事情,让程昊友在对接会上说出来,大有一副替李默撑腰的架势。

李默心里有些古怪,怎么感觉,省里面是想要把天水市搞成斗兽场。

只不过李默来天水市之前,对这里的确有些了解。

实际上从治水县,也能够看出来,天水市给人的感觉不大好。

一把手姜云山和二把手史江伟,两人是明显的不对路子。

偏偏在天水市这边,史江伟这个二把手非常强势,而且很有官威。

在领导层就有这样的分歧,到了下面自然就冒出了不同的问题。

这里有点类似于之前的庆州,庆州当时是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颇有些各自为政的架势。

不过后来黄继学去了之后,就把那边给理顺了。

理顺了之后,庆州市的发展立刻就有了大进步。

天水市这边,省里面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

面对程昊友的这番介绍,市府班子这边沉默以对。

史江伟淡淡一笑:“程部长给我们送来一位干将,我代表市政府表示欢迎。部长对李默同志的评价,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很受触动。我们天水的情况确实复杂,就像一部老机器,有它自己的运转逻辑和磨合了几十年的齿轮。

所以,李默同志来打破壁垒,不仅需要新思路,而且更要注意平稳运行。我和政府班子,会支持李默同志熟悉情况。希望李默同志能尽快把省里的新方法、新范式,与我们天水的‘市情’和‘实际’相结合,多调研、多体会。大家互相‘补台’,把工作做好。”

不得不说,史江伟是有点硬气的。

以程昊友的身份,到哪去人家都要敬让三分。

可是史江伟似乎不怎么买账,他这番话里面,用“老机器”“齿轮”似乎暗示地方固有的利益格局和运行规则难以改变。

“补台”一词,更是暗含了“守规矩则相安无事,乱来则不然”的潜台词。

李默看向程昊友,程昊友的表情如常。

显然对史江伟的反应,程昊友心中有数。

这的确是一块硬骨头。

姜云山笑着点头:“省委为我们天水派来了一位‘解题专家’,这是对天水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滴灌。李默同志这种系统性、生态化的思维,正是我们当前突破发展瓶颈所急需的‘金钥匙’。

请省委放心,我们一定为李默同志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让他放手去干、大胆去闯。我们整个班子,将共同努力,把省委的战略意图,不折不扣地在天水落到实处,结出硕果。”

两人的表态是完全不同的。

姜云山的表态完全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用“精准滴灌”“金钥匙”等词巧妙拔高,将李默的个人能力直接与落实省委战略挂钩,姿态高、格局大,完全符合一把手的政治定位。

不过李默也不会因为姜云山这番表态,就对姜云山另眼相看,甚至将其当作可以合作的对象。

因为治水县的事情,李默觉得在这个天水市,如果真把姜云山当作靠山,那就真是走了小路了。

天水市能有现在这个状况,姜云山难辞其咎。

这个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