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天门山(完)(2 / 3)
看来这灵泉应该挺灵的,有这么多人来许愿呢。”
众人不置可否,看完了灵泉,又继续向前,来到了一处院落前。
武则天抬头看向大门处的匾额,念道:“灵泉院。”
李今越笑着解释道:“嗯,说起来这灵泉院还是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呢。而这灵泉二字,也是因为这山巅的清泉甘冽,常年不涸而得名。”
众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随着李今越等人走进了院子。
李今越一边走一边缓缓道来:“后来,灵泉院屡遭风摧水荒,到了明初,被认为是选址不佳,进行了搬迁,改名天门山寺,据说还是朱元璋给的‘敕额’。不过这件事只有史志记载,咱们也不知道真假。而咱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灵泉院,也是后来重建的,据说也比较靠近唐代原址。”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1975年的时候,在这儿还出土了一件龙首带铭文的七星铜剑,剑柄上镌刻‘天门山玄帝祖’六个字,同时出土了四尊铜制观音菩萨像。经鉴定,这些都是唐代文物。据查证,那把七星铜剑是唐肃宗时天门山道人铸造的镇山之宝,证明了天门山佛,道曾经一体的历史。”
众人一边听着李今越的讲述,一边在院内四处查看,听得津津有味。
看完了灵泉院,众人便继续向前,他们在玉壶峰体验了一览众山小的壮阔,路过了古朴的醉云亭,又在扣云关观赏了如梦似幻的云海,甚至还走过了一小段略微令人心惊的玻璃栈道,最终,才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前。
“天门山寺”。
当看到寺庙的刹那,长孙皇后与武则天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双手合十,神情肃穆。
李今越见状,不由得笑道:“长孙姐姐,武皇,这就是迁址后改名的天门山寺了。虽然现在的天门山寺也是咱们后来重建的,但你们可不要小看它哦,里面可是有大惊喜。”
武则天闻言,凤眸中闪过一丝兴趣:“哦?这寺庙内有何惊喜?”
李今越莞尔一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在零九年的时候,天门山寺重建,佛教协会从尼泊尔蓝毗尼迎请回三枚佛舍利,而其中释迦牟尼佛的血舍利,现在就安奉于天门山寺观音阁的地宫里。”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闻言,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长孙皇后更是轻轻拍了拍李今越的胳膊,嗔道:“如此大事,今越如何说得这般轻描淡写。”
李今越闻言也是十分无奈的说道:“哎呀,长孙姐姐,我毕竟不信这个嘛~”
随即,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好了,都到这儿了,武皇,长孙姐姐,不进去看看嘛?”
两人闻言也是相视一笑,人都到这儿了,又怎么能不亲自去参拜一下呢。
于是众人一齐走进了天门山寺。
此处的寺庙虽然不如她们时常会去的法门寺宏大,可也修建得十分壮丽。一行人参观完了觉海慈航大雄宝殿,又去观音阁参拜了一番,在寺庙内逛了一圈后才继续向前。
走过了索桥,鬼谷栈道,又逛了几个景点,众人终于来到了玻璃栈道旁。
当真的看到有人头上戴着头盔,身上绑着绳子,在工作人员的倒数声中,尖叫着从玻璃栈道旁的平台上纵身一跃,如断线风筝般坠入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与云海之间时,武则天、嬴政以及徐皇后和长孙皇后,人都不好了!
后世的孩子究竟是在做什么啊!
说实话,他们虽然喜欢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他们也不敢就这么往下跳啊!
然而此刻,朱棣的眼中竟然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悄咪咪的凑到李今越身边,低声问道:“今越,这玩意儿,它真的好玩吗?”
李今越当即好奇地反问:“陛下想试试?”
朱棣有些兴奋的点了点头。
“不行!”
徐皇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