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有时候正史比野史还野(2 / 3)
可我记得历史上跟刘邦比较有纠葛的不就是吕后和那几个夫人吗?还有他当亭长时候的那个老相好。”
此言一出,不仅是房间内的几人,就连天幕之下,刚刚从孔圣人“清理门户”的震撼中稍稍回过神来的各朝代百姓,甚至是小嬴政,都齐刷刷地精神了起来。
好家伙!这又是什么惊天大瓜!刚送走一个,又来一个更劲爆的?所以,刚才他们在着看孔夫子清理门户的时候,他们究竟都错过了什么啊!
而此刻,远在汉初的刘邦,在听到后世小辈这么毫不避讳地议论自己的私房事,饶是他脸皮再厚,也不由的轻咳了两声,但小小的尴尬了一下后,他便又恢复了那副混不吝的模样,嘿,说就说呗,反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倒要听听这些后人能说出什么花来。
李今越倒是淡定得很,她摊了摊手说道:“对的啊,刘邦确实是双啊。不止他,其实汉朝,主要是西汉,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双吧。比如汉武帝,也是正史写着的。”
然后李今越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刘邦的那个男宠好像是叫籍孺吧,好像是说,那时候刘邦的脾气不太好,然后这个籍孺就通过献媚于刘邦,然后获得了刘邦的宠爱,反正,史料里确实记载过籍孺‘与上卧起’什么的,你懂的。”
随即李今越促狭地眨了眨眼:“至于刘彻嘛,那就更不用细说了,像什么韩嫣啊、李延年啊,反正男宠还真不少。”
赵玲听得一愣一愣的,就连天幕下的百姓们都倒吸一口凉气,直呼,好家伙,这种宫闱秘闻,是他们可以听的吗!好听!多来点!
倒是身处武帝朝的刘彻,看着光幕上的弹幕,哼了一声,不由得抿了抿嘴,这玩意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些百姓当真是少见多怪。
而此刻的赵玲好奇心已然被勾了起来,来了兴趣,不由的追问道:“嗨,我倒是不惊讶古代有同,就是没想到刘邦也是,那,那正史里有没有什么比较出名的,就这种双男主的故事啊?”
天幕下,无数双耳朵也跟着竖得老高,众人纷纷在心中给赵玲点赞:问得好!太会问了!这种故事,务必多来点!
李今越见赵玲兴致盎然,不由得笑了起来:“有的,队长有的,而且这个故事的名字,你肯定也听过,叫‘龙阳之好’。”
“《战国策》里记载,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安厘王与龙阳君同船垂钓,然而,就在龙阳君钓了有十几条鱼后,他钓着钓着,突然就哭起来了。魏安厘王见状就问龙阳君:‘怎么突然哭了?是心里有什么不安吗?如果有的话怎么不告诉孤呢?’”
“龙阳君就说道:‘臣哪里敢有什么不安呢。’魏王更好奇了:‘那你怎么哭了呀?’龙阳君这才说:‘臣是为大王您钓到的这些鱼儿难过。’魏王听得一头雾水就问道:‘此为何意啊?’”
“龙阳君就解释了:‘臣刚开始钓到鱼的时候,心里也非常高兴。可当臣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后,就想把之前的小鱼给丢掉,如今,我相貌平平,却能侍奉大王,可这四海之内,美人又何其之多,他们听说我得到了大王的宠爱,一定会想来投奔大王。到那时候,臣就会像之前钓到的小鱼一般,被大王所抛弃,臣又如何会不流泪呢?’”
话音刚落,天幕下的人们,包括秦始皇在内,都觉得这话里有话,那股子幽怨缠绵的劲儿,简直扑面而来。他们仿佛已经看见一个清秀的男子,依偎在魏王怀中,泫然欲泣的模样。
而原本,那些宋元明清的儒生们,本也还想跳出来说一些什么“有伤风化”、“纲常败坏”的话,可偏偏,李今越讲的这个故事,它还偏偏就是真的!除了语气调侃了一些,就连那些对话也都是原文记载的!虽然有些加工吧!但意思确实也是那个意思啊!。
赵玲听完,忍不住摇了摇头,感慨道:“没想到这个龙阳君,还是位茶艺大师啊,这茶味儿,隔着几千年我这都闻着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