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些人也配称为君子?(2 / 3)

加入书签

声又是如何被败坏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不安。

现代民宿内,嬴政正暗自懊恼,思索着如何挽回方才的失言。

而李今越却似乎并未将他那句略显突兀的问话放在心上,反而嘴角微微一勾。她伸出手,将面前光幕上的视频按下了暂停。

她和林幼微都不是傻子,她们与这小朋友好歹也相处了一天了,早已察觉到这孩子绝非寻常人家的孩子。虽然她们也没有将他往多么离奇的方向去想,但也明白这孩子身份不简单,至少,应该不是队长的侄子。不过,在军中这么多年,她们也知道不该问的别问。

于是,李今越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emmm,其实也谈不上不喜欢儒学啦,该怎么说呢……”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我所讨厌的,或者说现代女性所讨厌、看不起的,并不是儒学本身,而是封建统治下,那些打着儒学的幌子,披着儒学的外衣而扭曲了儒学本质的那些所谓的‘儒学’,尤其是以宋元明清为主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们。”

此言一出,天幕之下,宋元明清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又瞬间炸开了锅,弹幕上的抨击如同潮水般涌来。

[胡言乱语!我等所学,皆是圣人经典,何来扭曲!]

[此女狂悖至极!竟敢如此污蔑我朝儒学正统!]

[简直一派胡言!若非我等坚守儒道,传承圣学,华夏文明焉能延续至今?!]

[我看她就是妖言惑众,意图搅乱纲常!其心可诛!]

然而,李今越自然听不到这些跨越时空的怒骂,即便能看到,以她的性子,怕也只会投去一个不屑的眼神,再骂一句煞笔。

这时,一旁的林幼微也柔声补充道:“是的,儒学作为我们华夏的主流思想之一,影响了咱们华夏数千年的光阴。以孔夫子所倡导的儒学,无疑是十分优秀的。他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哪怕到了现代,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会继续影响着咱们华夏。儒家的‘德治’与‘民本’思想,更是历代政治的重要参考。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更是早已刻进了咱们华夏人的骨血之中。”

听到这样一番话,远在鲁国杏坛的孔夫子及其门人们,心中皆是激动不已。子贡更是忍不住感叹道:“夫子之道,光照后世,数千年不熄,弟子为夫子贺!”孔子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旋即,想到方才李今越所言的“扭曲的儒学”,以及弹幕上那些后世“儒生”不堪的言论,他的眉头又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天幕下,那些尚能秉持儒学初心的儒生们,此刻也纷纷点头。

[这位林姑娘所言极是!夫子之学,博大精深,乃我华夏瑰宝!]

[仁义礼智信,确已融入我等血脉,代代相传!]

[只可惜,总有些宵小之辈,曲解圣意,败坏儒风!]

此刻的始皇帝嬴政,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静静地听着,毕竟能够被后世所接受,并且历经数千年依旧影响着华夏的学说,必定有其非凡的可取之处。此刻他更想知道的是,儒学的好与不好之处究竟在哪里?哪些可以为大秦所吸收,又有哪些需要引以为戒?

李今越也继续说道:“是的,孔夫子的学说虽然有些地方受其时代所限制。打个比方吧,就比如说那时候的儒家所推崇的是周礼中的分封制,这一点,如今通过历史的发展,我们也已经知道了是行不通的,未来的华夏必将走向一统。”

她微微一笑,看向小嬴政:“可我们如今可以拿这一点去否认孔夫子的思想吗?那肯定是不可以的。因为,时代也证明了,孔夫子所倡导的儒家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没有错的。时代在进步,思想同样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说到这里,李今越话锋一转:“可咱们如今看看,那些宋元明清的文人士大夫,尤其是明清两朝,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那些被他们扭曲得不成样子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