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秦与考试(2 / 3)

加入书签

朝之后,即可着手准备,待考选出人才,且不必急于委以重任,先遣往地方,效仿后世,从底层做起,磨砺心性,熟悉政务。待地方治理初见成效,百姓安居,届时,再议废除连坐之事。”

隗状又补充道:“陛下,既行新法考选,如今在任之官吏,是否也应一体考之?如此,方能知其优劣,辨其是否德能配位,免得尸位素餐,耽误国事。”

秦始皇满意道:“此言有理,待考选章程拟定,所有在任官吏,无论品级,皆需参与考核,不合格者,视其情节,或降职,或罢黜!”

此令一出,殿内气氛又是一肃。

解决了内政大事,秦始皇将目光投向东方:“攻伐倭国之事,不可懈怠。扶苏。”

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扶苏立刻上前:“儿臣在。”

“朕让你留意天幕,联络他朝,探寻倭寇之事,办得如何了?”

扶苏闻言,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这一次,他的脊背挺得比往常更直,眼中闪烁着一种难得的、混合着恭谨与自信的光芒。

“回禀父皇,儿臣幸不辱命。儿臣依父皇之意,时刻关注天幕动静,并在那‘弹幕’之中,尝试与他朝之人沟通。”

“机缘巧合之下,儿臣竟与一位大明永乐朝名为郑和之人取得了联系。而后儿臣无意中触碰到了那郑兄的名字后发现可添加名为‘好友’的标记,之后便能于‘好友’界面直接对话,甚是便捷,且不受时空所限。”

“经过详谈,儿臣了解到这位郑和郑兄,虽是内侍,却似十分精通水事,见识广博。这位郑兄原本正奉其君主之命,准备率领庞大船队出海远航,却在出航前夕,被永乐皇帝叫停。听郑兄所言,如今的大明朝廷,正是准备将大明宝船改装为战船,征讨倭寇,为后世报仇。”

“当儿臣坦言,我大秦亦有此意,欲征伐倭寇,为后世子孙复仇,急需了解彼处风土人情与造船之术时,那位郑兄显得颇为激动,言道倭寇残暴,人人得而诛之,他请示了永乐皇帝后当即表示,愿将他所知倾囊相授,助我大秦一臂之力。”

扶苏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整理好的竹简和帛书,双手奉上:“父皇请看,这便是儿臣与郑和郑兄交流所得,其中不仅详述了历来的东海诸岛地理、倭人习性、战船样式,更有明朝较为先进的造船技艺、海图绘制之法,以及郑兄从历朝历代的书籍上所了解到的应对海上风浪、以及补给的诸多经验。儿臣已整理成册,请父皇过目。”

秦始皇接过竹简和帛书缓缓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和简图。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扶苏,那素来严峻的脸上,竟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嗯,办得不错。”

仅仅四个字,却让扶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热,连忙低下头:“儿臣份内之事。”

秦始皇将竹简和帛书合上,递给一旁的蒙毅:“蒙卿,此事关乎我大秦东征大计,你即刻组织人手,仔细研读这份资料,尤其是造船之术与海图绘制,务必吃透,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来。所需人手、物料,皆可自行调配,报与丞相、廷尉知晓即可。”

蒙毅恭敬地接过后,沉声道:“臣,遵旨!”他深知这份资料的分量,这几乎是凭空为大秦的海上力量指明了方向。

秦始皇又看向扶苏,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威严:“至于那‘好友’联络之法,待今日议事完毕,你再详细与朕说说。”

“唯!。”扶苏恭声应道。

解决了内政与东征倭寇的初步方略,秦始皇锐利的目光转向南方舆图,沉声道:“诸卿,内政革新,东征备战,皆已有序。然,我大秦,不华夏版图,尚有缺憾。”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岭南以南的区域:“百越之地,部族林立,各自为政。昔日,朕视其为化外蛮夷。然,天幕昭示,后世无论何族,皆属华夏。既为同根,自当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