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能遗忘(10)(2 / 4)

加入书签

【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26日,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国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2年,仁安羌大捷,1942年倭寇侵略者攻入缅甸,日军第33师团计划攻占仁安羌,并切断英军退路。他们成功包围了7000多名英军和数百名平民,形势危急,因倭寇威胁到两国的战略利益。为保卫滇缅公路并支援英军,华夏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华夏远征军新38师113团驰援。尽管兵力不足,但凭借精准的战术部署,113团于1942年4月18日突破防线,救出被困英军和平民,仁安羌大捷以少胜多,是华夏远征军首次在境外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提升了士气和国际声誉。此役不仅解救了英军,还打破了倭寇的进攻势头,为盟军在缅甸战场争取了宝贵时间。】

【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倭航母战斗群在中途岛海域激战,倭寇丧失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1943年,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或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逐渐好转,但倭寇仍企图通过攻占战略要地常德,威胁重庆并切断华夏补给线。常德作为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其得失对双方至关重要,经过无比惨烈的战斗,尽管常德最终失守,但华夏军队的英勇抵抗重创了倭寇,迫使其迅速撤离。此役共造成倭寇约1.2万人伤亡,而华夏军队牺牲超过6万人,但极大消耗了倭寇战斗力,动摇了其战略部署,牵制大量倭寇,缓解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提升了国际社会对华夏抗战的认可,为华夏争取更多援助和支持奠定了基础。】

看到这里,天幕下的众人无不沉默的闭上眼睛,虽然天幕下的众人见到如此都知道日寇的败亡是迟早的,可看到常德会战的代价却依旧痛心。六万余华夏将士的牺牲,这胜利太过惨烈,代价太过沉重。

【1943年,开罗会议,华夏,英国,美国,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谈,明确协同对倭作战宗旨。】

【1944年,豫湘桂会战,豫湘桂会战是抗倭战争时期华夏军队与倭寇在1944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转折阶段。太平洋战场倭寇节节后退。倭寇为扭转颓势,企图通过打通华夏大陆交通线来巩固其占领区,并缓解南洋倭寇的孤立状态,此次战役国军损兵50余万,丢失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口陷入敌手,大量工厂、资源被毁或掠夺,农业遭受重创,平民伤亡惨重,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此次失败严重损害Gm政府威信,运输大队长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受到质疑,美英在后续的雅尔塔会议上甚至未邀请华夏参与,豫湘桂会战的失利有多方面原因,Gm党内部派系矛盾导致指挥不力,保存实力的心态使部队缺乏协同作战能力,且军队训练不足、腐败丛生,直接影响战斗力,美援物资分配不均,前线部队装备落后,难以抵挡倭寇攻势。】

看到这里,天幕下的众人麻了。真的麻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那个运输大队长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郁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憋得人几欲发狂。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响彻了各朝的宫殿。先前因皖南事变而起的滔天怒火,此刻竟诡异地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无奈、更荒谬的窒息感。

还能说什么?还能骂什么?

竟然……竟然因为所谓的派系矛盾,所谓的保存实力,打出了一个损兵五十万、丢失一百四十六座城池、丧土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溃败”?!

这已经不是无能,不是昏聩,不是卑劣可以形容的了,这是荒唐!

是滑天下之大稽!愤怒吗?当然愤怒!

愤怒那五十万枉死的将士!愤怒那六千万陷入敌手的同胞!愤怒那丢失的国土和被毁的家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