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清末(3)(4 / 5)
们。
从天幕出现开始,他们看到了鸦片战争的屈辱,看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看到了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的惨状,看到了那一次次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一直以为,那是时运不济,是朝廷无能,是敌人太强。
可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这一切苦难,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个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他明明知道外面的世界在变化,明明有机会让华夏跟上脚步,却因为害怕自己的统治被动摇,因为那可笑的“天朝上国”的虚荣,硬生生关上了大门,让整个国家,整片土地上的人民,错失了自强的机会,最终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知晓了这一切的清朝百姓们更加坚定了必须推翻清朝的决心,于是他们将光幕关闭,继续着为推翻清朝的准备。
紫禁城内,死一般的寂静。光幕上关于乾隆与路易十六的补充说明,字字句句如同重锤,砸碎了“天朝上国”最后的虚饰。万民的目光,无声的审判,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墙,聚焦在那个曾经自诩“十全老人”的帝王身上。
乾隆踉跄后退,面色煞白,龙袍下的身躯抖如筛糠。“不……朕是为了大清……是为了祖宗基业……”他徒劳地辩驳,声音嘶哑干涩,眼神涣散。
天幕上的补充,与先前看到的革命者“诛大清的心”的决绝交织回响。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和路易十六一般被推上断头台,看到了万民唾弃的目光,看到了自己苦心经营的盛世假象轰然倒塌。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脏,冰冷刺骨。
喉头腥甜翻涌,他猛地弓起身子。
“噗——”
一口鲜血喷溅在明黄的龙袍上,触目惊心。眼前彻底陷入黑暗,乾隆直挺挺地向后倒下,重重砸在冰冷的地砖上。
另一边,康熙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一片死灰。他无力地跌坐回龙椅,那挺直了一生的脊梁,此刻仿佛被无形的重压彻底压垮。他望着虚空,望着那早已注定的结局。完了,民心散了。
他亲手奠基,雍正加固,却在乾隆手中被彻底断送的大清,气数已尽。这耻辱,这罪责,终究要他爱新觉罗家,世代背负。
天幕继续播放着: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篡位】
“经表决,民国参议政院全票通过,并推戴,民国大总统为帝国皇帝。”
“帝国皇帝万岁!”一人率先喊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人群中却有一人低头沉思着。
天幕下的皇帝们眉头紧锁地注视着这一幕,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鄙夷。他们并非全然反对帝制本身,毕竟那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根基,但袁世凯此举,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趁火打劫,是对先前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的公然背叛。
一路看着光幕走来,从秋瑾的从容就义,到武昌城头那些年轻士兵奋不顾身的冲锋,再到那句“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的决绝呐喊,他们深知,推翻腐朽清廷,绝非袁世凯一人之力,而是无数仁人志士以血肉铺就的道路。如今,这姓袁的竟摇身一变,要将这沾满鲜血的革命果实,堂而皇之地窃为己有。
这种背信弃义,窃取他人浴血奋战成果的行径,在这些曾经的九五之尊眼中,最为可耻,他们并不相信那些浴血奋战、牺牲性命换来共和的人,会支持袁世凯再次称帝,他们不用猜都知道,此人必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果不其然,下一刻,天幕就给了他们答案。
【1915.12.25-1916.7.14,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运动。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袁氏称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