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诸朝反应(三)(3 / 4)

加入书签

间来回扫视。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标儿你说的对啊,难道我大明朕的要与这火器失之交臂了吗?若我大明有如此神器,我华夏大地,何惧那些蛮夷啊。”

朱标闻言,立刻化身戏精,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父皇,儿臣亦知此事不易,但时不我待啊!如今,我们已然知晓后世火器的模样,或许,我们无需完全照搬后世火器,只需在我大明现有火器基础上,朝着后世火器的方向加以改进,亦能有所突破!”

朱元璋立刻接戏故作沉吟“标儿所言不无道理。”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研究和改造这火器,恐怕不易,这银子……”

朱元璋故意拉长了声音,目光在下方的大臣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户部尚书的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懂的。

户部尚书被看得心里发毛,暗自叫苦这皇上,又想从他这里抠银子了!

可他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装傻。

朱标见状心里那个气啊!心想,好,好,好竟然你们这些大臣不仁,也别怪孤这个太子不义了,于是朱标一咬牙一跺脚,拼了!反正这钱也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不让异族再次入主中原,值了!

“父皇,儿臣愿捐三十万贯宝钞,用于火器研究!”朱标的声音洪亮,在大殿内回荡。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惊呆了。三十万贯宝钞啊!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太子殿下这是下了血本了!

朱元璋也愣住了,他没想到朱标会这么狠,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钱。他心里既感动又欣慰,自己的儿子,果然有担当!

望着朱标那通红的眼眶,朱元璋深知自己的好大儿下了多大的血本,要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虽然贵为太子,但深受自己皇后的影响平时也是非常节俭,就连衣服也很少舍得多做几套,如今一口气拿出三十万贯宝钞出来,那估计是标儿的全部身家了。

朱元璋心里五味杂陈,既感动,又心疼,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标儿,你……”朱元璋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标抬起头,目光坚定“父皇,儿臣知道这三十万贯宝钞不算什么,但这是儿臣的一点心意。为了大明,为了华夏,儿臣在所不惜!”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说道“好!好!好!标儿有心了!朕心甚慰!”

闻言大臣们也坐不住了。

太子都这么拼了,他们再装聋作哑,也太不像话了。

更何况,天幕预警,异族入侵,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让那些蛮夷打进来,他们这些当官的,还能有好日子过?

“陛下,臣也愿捐五千贯宝钞!”

“臣愿捐三千贯宝钞!”

“臣……臣捐一千贯宝钞!”

一时间,大殿内热闹非凡,大臣们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愿意捐献的银两数目,生怕落了后。

虽然数额有多有少,但好歹也算是表了态。

朱元璋看着这群“慷慨解囊”的大臣们,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些,随即又看向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见状,知道这次是躲不过去了,他硬着头皮上前“陛下,臣……臣愿捐八千贯宝钞!另外,关于火器的研究不如先从国库拨一部分款项,等火器研究有所进展,再分批拨款,您看如何?”

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天这钱,不出是不行了。

与其被皇上逼着出,不如主动点,还能落个好名声。

朱元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还差不多。”

户部尚书松了口气,总算把这事儿给应付过去了。

这时,又有大臣提议“陛下,臣以为,不如在民间也招募能人异士,参与火器研究。毕竟,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