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驿的秋天-1978(90):武熙全说,咱可是革命群众(1 / 2)

加入书签

吃过早饭,燕之青还是给莹莲儿上了一课,讲了世界史开端的大致脉络,鼓励她先理解远古文明的存在走向,再记下重点。还说,历史好学,如同掂起了一根瓜秧,那便是历史的线索,上面一个个果实便是事件,这样一路走来,从远古直到今天,也就好记多了。莹莲儿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拿起书本,走了。她们今天的任务是与社员共同参加劳动,与他们进行沟通,从中体验革命根据地人民对英雄的热爱,这也是萧大坚给他们下达的任务。

燕之青和三婶打了声招呼,也出门了,李凤岐正在路口等着他呢,今天,他们要到西三里去看一下,用李凤岐的话说,他们要给武熙全那老家伙一个突然袭击。

走上石桥,燕之青看了一眼桥下正在忙碌的林铳子,笑问道:“林队长,你这磨芡机可用不了多长时间了,人家要呢,你咋办?”林铳子同样笑了,说道:“他想耍赖,门都没有,这一回,我租他们的面粉机,可是白纸黑字的,还有他打的收据,他想耍赖,我就恶怼他!”

李凤岐笑了,说道:“你小子可得注意了,人家可是会另辟蹊径的。”林铳子挠了挠头,笑了,说道:“谢谢老李叔的提醒,还真是的,我咋没想到,他,可是什么门儿都会想出来的。”

两个人笑着,向西走去,罗子七咳嗽着,跟上了四队出工的队伍。李凤岐冲着领队的莲平说道:“松峰家那闺女,罗干部,今天不安排活,就在地头监督你们,听见了没有?”

武莲平笑着答应了,说:“俺们,今天没啥活,就是拍芝麻,连芝麻秆,铳子叔都不让我们运,你就放心吧。”

李凤岐说道:“这闺女,我说不让他干,你就不能让他干,拍芝麻咋啦?农活没轻重,‘压耙不动、累坏好小伙,’知道不?”

罗子七又咳嗽了一声,说道:“燕副书记、李委员,我没有事,跟着她们干活,累不着我。”说着,大伙笑着走了。金让和莹莲儿也在队伍里,一路欢笑着走在古黄河岸边的沙土道上,惊动起草上的露滴。

出了村庄,道路两旁,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路南是一大片沃野,远远地望过去,隐隐约约能看到如同水墨淡描的村庄。路北,同样是一片开阔地,不过没有路南的庄稼长势好,再往西北,似乎是一道不高的黄土岭,这在平原地区是极少见的。

李凤岐感叹地说:“在过去,区划没有调整之前,这里可是三府四县交界之地,所谓三府,即是开封府、陈州府、许昌府,四县是过去的清河县、西华县、扶沟县、太康县,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党之所以选择在这儿建立根据地,发展巩固游击区,就是看重了这里的‘三不管’地域,更看重了武俊义这股进步爱国的势力。可惜啊,鬼子和伪军以及国民党反动势力,在这儿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无人区,形成了如今这样的状况,他们为革命付出的代价,不是用数字所能表达的啊。每每想起这些,我都感觉到,我们太缈小了,我们的胜利,是建立在老百姓伟大的牺牲精神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胜利并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更不要说什么伟大的骄傲了。”燕之青点着头,二人已经到了西三里,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

西三里村子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静逸而舒适,静静的不见一个人影,几条家狗懒洋洋地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在鸡群中玩耍着,有时会装腔作势地猛扑一下,显示着它们的与众不同,有几只肥鸭被惊吓得从鸡群中跳出,摇晃着滑向池塘,发出呷呷的叫声。走过一两处池塘间的堤坝,已经走进了村子,几棵高大白杨树下,是一座刚刚建成的红砖瓦房,还拉起了一道围墙,盖了一个漂亮而新奇的门楼。李凤岐笑了,说道:“这老小子,半年不见,把老庄子也给翻拆了,这家伙,肯定没有闲住,他,猴得很。”

李凤岐直到大门口,用力拍打着武熙全家的大门,没有人应声。过了好大一会,邻居家出来个老太太,看了他二人一眼,笑了笑,说:“你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